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模板及小楞自重: 0.75KN/m2×0.3m=0.225KN/m;
钢筋混凝土自重: 2.5×103Kg/m3×0.9m×0.3m×9.8N/Kg=6.615KN/m;
静载: q1=1.2×( 0.225 + 6.615) KN/m=8.208KN/m。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KN/m2×0.3m=0.75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2.0KN/m2×0.3m=0.6KN/m; 活载: q2=1.4×( 0.75 + 0.6) KN/m=1.89KN/m。 I=1/12bh3=1/12×50×1003=4.167×106mm4; W=1/6bh2=1/6×50×1002=8.33×104mm3; 最大弯矩: Mmax=M中=0.2×0.3+0.125( q1+ q2) 0.42
=0.08×( 8.208+ 1.89) =0.81KN.m
最大应力: σmax= Mmax/(YxWX)= 0.81KN.m/(1.05×8.33×104mm3) =9.23N/mm2
[σw]=16 N/mm2, σmax<[σw], 满足要求。 跨中挠度最大: ωmax=0.2( q1+ q2) 3003/(3EI)+5( q1+ q2) 4004/(384EI) =0.074mm; 远小于2mm, 满足要求。 最大剪力: Vmax=RA=0.2( q1+ q2) =2.02KN; 最大剪应力: τmax=Vmax/A=2.02KN/( 50×100mm2) =0.4 N/mm2; [τ]=1.4 N/mm2, τmax<[τ], 满足要求。 ( 3) 、 横杆验算: 横杆间距为1000mm, 横杆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按每跨中间有三根PPP PPPPPP10 ABCD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木方计算, 结果偏于保守, 其计算简图如下:
静载: P1=RA1=0.2×8.208KN =1.642KN。 活载: P2= RA2=0.2×1.89KN =0.378KN。 钢管截面特征: E=2.0×105N/mm2, An=489 mm2,
Iy=12.18×104 mm4, Wy=5.08×103 mm3。
最大弯矩: Mmax=︱MB支︱=( 0.417 P1+0.485 P2) ×1.0=8.68×105N.mm; 最大弯曲应力: σmax= Mmax/(YxWn)=8.68×105N.mm/(1.05×5.08×103mm3)
=163N/mm2;
[σw]=210 N/mm2, σmax<[σw], 满足要求。 最大剪力: Vmax=︱VB左︱=1.917 P1+1.986 P2=3898.4N; 最大剪应力: τmax=Vmax/An=3898.4N/( 489mm2) =7.97N/mm2; [τ]=110 N/mm2, τmax<[τ], 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ω1中=( 3.029 P1+ 4.331P2) ×10003/( 100EIy) =2.71mm; 要考虑在中间起拱。
最大支座反力: R max=︱VB左︱+︱VB右︱=3.317 P1+3.833 P2=6.90KN; 横杆与立杆用卡扣连接, 连接点需用卡扣: n= R max/Nnv=1.4只, 用2只。
( 4) 、 立杆验算:
立杆按两端固定的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纵横方向均设连接杆, 立杆底部距支撑楼板100mm处设置扫地横杆, 为方便施工, 第二道横杆为
11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1900mm处, 以上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00mm。 压应力: σmax=N/A=6900/489=14.11 N/mm2; [σw]=210 N/mm2, σmax<[σw], 满足要求。
取L=1800, 极限荷载: P=4π2EI/L2=296.52KN; 最大荷载为6.90KN, 满足要求。
六、 高支模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 一) 、 模板的堆放
1) 从总平面布置图中规划出专门堆放模板的场地, 该场地要求地势高, 不易存水, 交通方便, 有利于防火。
2) 模板应分类整齐平行堆放, 上下块模板之间应用木块垫开, 垫块上下应对齐, 防止模板受压变形。模板堆放不直过高, 不应失稳。最下一块模板应垫起离地200mm高, 保持通风防止受潮。
3) 堆放场地应搭棚防晒, 防止太阳暴晒造面模板变形。
4) 模板堆放及加工场地应配备灭火工具, 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防止发生火灾。 ( 二) 、 模板的安装 1) 模板安装准备工作
(1)由测量组放出模板及预留洞的位置线; (2)墙柱砼接头在支模前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3)施工方案搭设支撑架;
(4)由工长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 (5) 柱将封模前钢筋验收完毕。 2) 模板支设要求:
1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 1) 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 木模板要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 模板内的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墙柱模板安装必须在钢筋验收以后才能封模。模板底部要安装定位板密封条, 以防墙柱烂根。上部必须安装有效的斜位和支撑以确保砼浇筑时模板的垂直度。
( 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板, 其模板要按设计要求起拱L/400。因柱子高度较大, 考虑到混凝土施工时离析和振捣困难, 在柱模板中间开洞, 浇注完下部柱混凝土再封堵浇筑柱上部混凝土。墙柱模板必须按设计要求安装对拉螺栓。
( 3) 模板支设顺序为: 先搭设满堂红钢管脚手架, 铺设楼板模板木方, 再拼设楼板平台模板和梁底模板, 再支设梁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完后再封侧模; 当梁高大于600mm时, 梁侧模应加对拉螺栓。
( 4) 满堂红钢管脚手架立杆底要铺垫小块木板,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按要求进行满堂红脚手架剪刀撑加固。
( 5) 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牢固, 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 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 要及时加固修整。
( 6)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 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得遗漏, 且应安装牢固, 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允许偏差表
项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尺 寸 允许偏差(mm) 3 3 5 +10, 0 2 +10, 0 10 +10, 0 13
预埋螺栓 预留洞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 应沿纵、 横两个方向量测, 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 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基础 截面内部尺寸 柱、 墙、 梁 不大于5m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5 ±10 +4, -5 6 8 2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 应沿纵、 横两个方向量测, 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 8)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模板随整体模板一起支设,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拆除; 地下室模板拆除时对后浇带处梁要重新支顶, 而且要先支顶, 然后拆除其它模板。
( 9) 在上层结构施工时, 相应支撑楼板的整体脚手架不得拆除, 即要准备两层模板支撑, 保证施工荷载的分散传递。 3) 梁板模板
(1)楼板: 楼板模板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快拆体系见下图
(2)梁: 支撑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混合使用, 在支 撑的立秆头放40*90mm木枋@500mm, 背方采用40*90mm木枋沿梁边和跨中放置。当梁跨度等于或大子4m时, 模板应按跨度的0.3%起拱, 当悬臂梁时, 按梁长的0.6%起拱。梁板支模见下图, 梁板模板的支撑应待梁板预应力筋建立预应力后方可拆除。 4) 安装质量要求
(1)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无误, 模板拼缝严密, 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