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
【翻译二】: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 . . .
. . . .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l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自可留。
. . . .
. . . .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 .
. .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
古今异义
作者:佚名
国破山河在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浑欲不胜簪 古义:简直 今义:浑浊;糊涂 家书抵万金 古义:信 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泊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后庭花》。 注释
①选自集梧《樊川文集》卷四。(古籍1978年版)。淮,即淮河,发源于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流入长江。相传为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淮河。 ②[泊]停泊。
. . . .
. . . .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后庭花》的简称。南朝皇帝叔宝(即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关山月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注释
1.关山月: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
2.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时,历时为十五年。 3.边:边防,边境。
4.“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5.“厩(iù)”句: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6.“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