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导相口高度为:60(mm)
以上参数的计算真实有效。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主要是消除箱子的驻波用的,
高宽厚度可以随意调换的。
这些数据都是以内空设计的,(因为兄弟们的材料厚度可以不都是一样的)建议采用:20mm板材(最好为高密度板材)
特别注意事项为:裁板尺寸精度为小数点。力求“毫厘”之差。只要用心去做这对箱子,尺寸我已经发给大家了。最主要的就是中间隔板孔径和开在什么位置才能使喇叭后振幅上下部分平衡,您可以量您手中的喇叭直径,取半径和上下箱子的距离,很快您就明白了。图的结构一样了,巧妙之处则就这一点了。
两个为“旋木号角”其中一只为“中音单元”。另一只为:高音单元。 效果不错的。
亥姆霍兹(H·von·Haimuhuozi),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我们大学所学的力学三大基本守恒定律之首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他最大的科学成就。而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则是亥姆霍兹在声学领域的著名成就之一。什么是亥姆霍兹共振原理?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利用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在扬声器振动的时候减小振膜的阻力,增强低音效果”。
建立一个由理想空腔,这个空腔就叫做“亥姆霍兹共振腔”,在空腔的表面开一个面积相对于空腔表面积很小的孔,在孔上插入一根空心刚体管道,组成的结构就称为“亥姆霍兹共鸣器”。换句话说,“共振腔内的空气是一个“空气弹簧”。
亥姆霍兹共鸣器的最低共振频率,c是声速,S是管道的截面积,d是箱体的尺寸,l是管道的长度,V是空腔的容积。在强度为一定的振动作用下,在这个频率时,管道内空气的振动速度达到最大。这,就是所谓的“亥姆霍兹共振原理”。 亥姆霍兹共鸣器是一种高效率的声能转换装置,它既可以通过驱动其内部空气,将微小的振动转换为强度很高的声波从导相口传输出去。
亥姆霍兹共振原理,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在倒相箱上,从倒相管传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扬声器振膜背面的辐射声波”,而是因为倒相箱体内的空气在扬声器振膜背面的振动下被强制压缩,从而产生谐振,这种振动推动着倒相
管内的空气发生高速的亥姆霍兹共振,剧烈而高速的管道空气振动在管道出口也就是倒相口处用力推动箱体外的空气,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声波。实际上可以认为,此时,倒相口成了一个虚拟的扬声器振膜。而管道本身的规格决定了这个“第二扬声器”的各项参数(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倒相管而不是直接开口)。实际上,真正最有可能从倒相管中直接“反射”出来的并不是低音,而是扬声器背面发出的中高音。
设计是一门学问的,一般来说,扬声器确定了,箱体的容积、倒相管的长度、截面积也就基本确定了。不过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做一些微调,如果加长倒相管的长度或减小倒相管的截面积,就可以降低谐振频率一些,但此时气流摩擦声也会明显增大,对倒相声的利用效率也会降低。所以在控制扬声器振膜的非线性位移,减小扬声器的失真的同时,也提高了扬声器的最低谐振频率。所以我需要一个能使喇叭后振幅上下部分平衡空腔也是所谓“亥姆霍兹共振腔”。它可以将扬声器在接近扬声器最低谐振频率时的振动加以高效转换,使之分解为在该频率上下两个频率范围上较小强度的谐振,使得音箱能够在本来扬声器工作效率很低的频率乃至低于扬声器最低谐振频率的频率下发出可闻的声音。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针对12寸全频箱的制作、计算及设计献给大家。
尺寸尽可能的精确(当然了误差它个1cm,想必您也听不来的),箱体制作,中间隔板开孔和导相孔底板一定要精确,不能马虎,成败的关键。其次就是密封了。切记了!
首先分析“驻波”
什么是驻波----振动的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相同的相反方向叠加时,这就是“驻波”如“水波撞击岸边后反射回来的波浪和前进的波浪对撞在一起,产生一个更大的波浪,并且有静止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驻波了”。 我们要简单计算频率.波长有重要的关系. 波长=音速/频率举例而言,如果要知道100HZ的波长,我们经由计算340米/100HZ=3.4米.知道音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了,你可以由这个简单的公式得知自己的空间中会有哪些驻波,最低的频率可以达到多少? 当2个反射墙面的距离等于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数时,就会产生驻波.例如100HZ的波长是3.4米,它的半波长就是1.7米.只要房间的长,宽,高尺寸遇上1.7米的2,3,4,5.....倍时,就会产生100HZ的驻波。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只要喇叭发声,房屋就有反射,当反射撞击在一起的时候,造成一个新的声波(驻波)这个声波会发出“轰鸣”声,特别是对中低频段犹为严重。 只要巧妙处理或运用低频驻波,他们并不是想像中那麽可怕的。每个房子的空间大小不一样,造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以个人的经验来看,其实,最便宜又有效的消除驻波的影响方法就是避开它,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喇叭摆位与移动聆听位置.由这2个措施,我们可以找到空间中驻波影响最小的区域,而使得驻波的害处降到最低.
对付中低频驻波,扩散要比吸收要来得有效。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某一特定范围频率,当声波进入空箱後会因能量转换作用被衰减、吸收。所以箱体的结构是最重要的。需要计算的理由则是每个空间的条件都不同,需要衰减的频率与能量多寡也不一样,录音室的控制间里顶多不过六坪大,却能完整而平直的听到20Hz极低频,主要秘诀就在这里。
之所以箱中的隔板对调整驻波的扩散犹为重要,所以这种箱子不宜生产。主要是每个兄弟的听音环境都不能一样,所以都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出好声
兄弟们做箱子最关键是“密封”您的成败就这里了。
漏气:扬声器在运动时,会压缩箱体内的空气,箱体内外的气压不等压,会造成空气快速吸入或者吐出,如果装配工艺有问题(例如:含接处开口或喇叭及接线柱上没有安装密封圈),空气就会在细缝中穿过,会造成难听的高频失真。为什么很多有源书架箱不愿意在前面板上安装音量控制旋钮,主要是因为装配时稍有不慎,就导致漏气。
也不知道朋友们看没看过我之前的喇叭安装板,第一层为密封的底层,上的钉子多,可是外层呢我只用四粒钉子就搞定了。
18mm可以了,我现在用的也是18mm的板材,不过“前--中--后”板要加上两根筋骨。
这个箱子为12寸用的,如果装上8寸-10寸全频喇叭,效果我可以想象得出,高频是上去了,中低频“肥软”,也就是低频力度不够猛,中频人声没有厚度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