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世说新语》二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了解古代聪慧机敏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并能联系实际谈谈给自己的启示。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重难点突破
1.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突破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3.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4.突破方法:采用品析法、教师点拨法等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2.学法: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学习文言文时用到的勾画法等,培养解决学习文言文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咏雪》,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问句,理解文意。 2.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3.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在严寒的冬天,当花儿小草都躲起来了,当大雁小鸟都回家了,我们最期待的是什么呀?(学生:下雪),对啊,雪花是冬天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同学们能来说说你眼中的雪花是什么样的吗?最好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两个小伙伴是如何形容雪花的?谁的说法更胜一筹呢? 2.检查课前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絮、骤、奕、傅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
3.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结合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介绍下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听录音,思考以下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自由朗读完后,学生齐读,齐读完后请一位学生再读这句话,注意断句。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研讨,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并讲解。 1.文中的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2.谢太傅和作者更赞赏谁的诗句?你是根据什么作出判断的?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雪的诗词句呢? 4.齐读课文
六、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二)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导入
1.我们昨天了解到了谢道韫这样一个聪明的少年,其实这样的小才子还有很多比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等等,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吧。 2.预习检测
(1)同桌间诵读并翻译课文,相互交流合作 (2)解释下列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下车引之、入门不顾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再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 3.文章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
4.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性格,那么友人、元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呢?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又没有定下具体时间,怎么判断是否迟到呢? 2.文中的“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3.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4.齐读课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