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作业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2014-3
姓名:周俊芳 学号:201401090339 指导教师:周森林 时间:2015年6月10号
浅论“网络反腐”
摘要: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当今社会,我国腐败奢靡之风愈
演愈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让众多政府官员频频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却犹不自制。腐败体现了现代某些官员思想的陈腐和行为的堕落,是当今法治社会坚决不能容忍的一种行为。腐败害人害己,对党、对国家和社会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于是,反腐行为在现在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反腐,以其独有的快捷性和全民性已成为现今社会防治腐败的重要方法。
关键字:网络反腐 制度 解决方法 腐败 现状 舆论监督 正文:
一、网络反腐的现状
如今,网络反腐蔚然成风,它开辟了反腐败斗争的第二战场,对反腐败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其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但是,网络反腐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进行网络反腐的过程中发现的,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网络反腐存在的的原因 网络反腐之所以如此盛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克服传统反腐模式的局限性。传统反腐模式里公民的参与度比较低,导致力度不够强。而且,传统反腐模式不像网络反腐具有匿名性的优势,传统反腐模式下会有很多人担心受到打击报复从而放弃反腐,积极性比较低。另外,传统反腐的信息传送比较慢,到达不够及时??由于传统反腐模式的这些局限性,网络反腐应运而生,成为反腐中的主力军 。 另外,网络反腐具有上文中提到的比如方便快捷、广泛性、全民性、平等性和匿名性等优势,这些优势让网络反腐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的欢迎。所以,网络反腐得以在我国产生并蓬勃发展。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1、网络反腐容易侵犯人的各项权利
网络环境下,个人的私人信息几近于透明化,而且,网络反腐的规范模糊不清,实施比较随意,所以,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隐私权、荣誉权、肖像权等都容易受到侵犯。例如,网民会尽己所能揭露举报贪官的腐败行为,却不曾想在披露官员信息的同时也把官员家人的某些信息公之与众,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侵犯到他们的某些权利,甚至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再例如:若由于某种原因,披露的腐败信息有误,却由于网络信息传送的快捷性搞的人尽皆知,进而对受害人的生活甚至是政治生涯造成种种不利的影响,使受害人无端被冠上“腐败分子”之名,这样,是对人民极大的不负责任的体现。 2、网络反腐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由于网络反腐具有匿名性,而且里面的很多信息也是无从考证的,所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来诬陷他人。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致使人民对受害人产生怀疑,在导致受害人荣誉受损的同时,还很可能会使他们的政治生涯受到致命性一击,这对他们来讲是极不公平的。
一旦网络被不法分子有目的地利用,造成的后果会比较严重。既然是利用,必定是有组织、有目的地。编造的信息也不容易被核实出来,这样的话,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就不仅仅是生活受到影响那么简单,与此同时,还很可能会长期坐实“腐败贪污”的罪名,让人人唾骂。
3、网络信息具有不可靠性
由于公民具有言论自由,而网络又具有匿名性,所以很多网民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都不经过细心的思考,很容易对他人的行为有错误的认知,导致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不可靠性。也正是由于网络的不可靠性,才导致网络反腐存在的前两点问题。 二、网络反腐的优势
网络反腐这一在我国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反腐新形势,如此吸引群众眼球,是有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网络反腐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网络反腐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网络反腐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QQ、微博等形式来执行的,它是利用全体网民的反腐意识和态度来达到行政监督的效果。它不像传统的行政走访形式耗时耗力,因为它主要利用的是网民团结起来的力量,无需耗费太高的成本,这也是广大群众愿意积极参与网络反腐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反腐具有全民性和广泛性
网络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网络可以匿名发表言论,所以不用担心会遭到别人的无故报复。网络反腐是全体公民都可以使用的方式,群众的参与度极高。另外,信息的广泛传播扩大了腐败事件的曝光面,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三)、网络反腐对群众公开、透明化程度极高
网络反腐是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对政府实行监督的一种途径。它通过网络及时对外公布各种信息,引导舆论动向,将政务透明化,使犯罪分子及时暴露在人民群众的眼睛之下。另外,网民在网上公开发表言论,形成强大舆论压力,也可以起到震慑犯罪分子、促进反腐发展的作用。
(四)、网络反腐有巨大的威慑性
由于网络反腐利用的是舆论监督的力量,它的效率、速度和影响力都要远远超过传统的监督反腐模式,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能感受到来自网络的巨大压力,贪官们就好像生活在老百姓的一双双眼睛之下,在这些眼睛的包围之中,贪官们个个“谈网色变”,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强大的网民抓住把柄,以至于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同时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所以,网络反腐对官员的威慑力是十分巨大的。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反腐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来讲,网络可以实现传统媒介不具有的功能,让信息发布、传播更便捷高效,另一方面来说,网络的虚拟也让防腐工作充满压力。因此,国家和社会还应在此问题上下功夫,打造合理有序的网络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网络反腐的有利一面充分发挥好! (一)、提高公民网络道德素养,规范网络秩序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网络时代,全天候、多角度的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欢迎网络监督,但网络监督应该合法,不应该触犯法律底线,更不能“知法犯法”。公民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而网络社会,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直接,我们难道不应该将道德与文化素养一同带进网络中吗?只有人人知法懂法,网络才会更加和谐,反腐工作才会更加井然有序,才能真正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规范反腐制度,加强法律建设
要用好网络反腐的力量,网络反腐一定要走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反腐的法律建设有待加强,同时相关制度跟进。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反腐事业最终成功的保证。回复2012年的反腐案件,“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其6套房产都是合法所得。某县委书记被微博曝光有9名情妇,也很快被官方查证“严重失实”。类似网络反腐“闹剧”不在少数,这几起案例,说到底,如果没有媒体的跟进,没有纪检部门的介入,就会停留在造声势、扩影响的阶段。而要让民意力量上升为制度力量,必须有法
律制度作为上源,制度反腐与网络反腐有效结合,网络反腐的力量才会得到真正体现。 (三)、网络反腐与体制反腐有机结合
反对和惩治腐败的过程应是公共权力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和社会普通民众共同合作的过程。在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体制反腐与网络反腐都有其各自的作用、特点与地位。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司法监督、纪委监督与行政监督等体制监督是要居于主要与支配地位,在反腐败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而网络监督是属于舆论监督的一方面,在监督体系中应起着从属地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起着辅助作用,对体制内监督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因此,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网络反腐作用,就要坚持制度反腐的主导地位与网络反腐的辅助地位相结合,实现二者的功能互补和在程序上的衔接,从而达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最佳效果,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总之, 随着我国人民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知晓一切,当我们在一页一页的浏览自己的微博,或者在某个论坛发帖评论,亦或是在朋友网转载分享热点新闻时,每个人都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反腐倡廉,不仅是传统的制度反腐,网络成为新阵地,每天各大门户网站滚动的头条,连续转载的腐败案例,可以说,网络让每个人切身参与到了反腐工作,虽然网络不免会造成隐私的泄露,恶意报复行为也屡有发生,但毕竟作为新型反腐方式,网络反腐工作的规范化仍需提高,人民的网络道德素养更应与现实同步,只有不断改进,摸索前行中的网络反腐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我们,生在互联网时代更应作用于这个时代,相信不久的将来,网络反腐将以其高效,规范的反腐力量与制度反腐一道,共同筑建我们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阙旭阳,《网络反腐相关问题浅析》,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0043-03 2、杨月辉,《大数据时代网络反腐新特点》,学习时报,2012-11 3、杜治州,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0-01 [8] 4、黄木,《论网络反腐及其发力途径》,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20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