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期刊负责人岗位培训班讲稿
科技期刊编排格式、论文编排格式
及文稿的编辑加工问题
李 兴 昌
说明:
由于在座的都是主编或编辑部主任,所以,对于上述题目的内容,没有必要做全面和系统的讲解,这里主要针对近期期刊审读中总结出的问题来讨论。
对于下面讲到的问题或错误,如果是自己刊物的,便请改正,如果不是自己刊物的而是别人刊物的,则请“引以为戒”。
我们讨论问题的主要依据是:
1)GB/T 3179-1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2)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于2005年12月1日实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4)新闻出版总署于2007年4月12日发布的《期刊出版形式规范》。 5)文稿的编辑加工涉及的标准和规范比较多,这里不一一列出。
《征稿简则》《投稿指南》《稿约》《本刊启事》中的问题
1)“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所发表文章版权归编辑部”“稿件刊登之后,著作版权属本刊所有”——此提法与《著作权法》不符。《著作权法》规定,编辑对作者的稿件只能做文字性修改、删节,而涉及内容的修改,一定要征得作者的同意。文章发表后,版权仍归作者,而刊社只有对于整本期刊的汇编权。
2)“凡涉及原意及其他修改,应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在规定时间内寄回”——这涉及作者原意的修改须征得作者的同意而不能强求作者同意。
3)“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文稿、图片,本刊概不承担连带责任”——说了白说,应承担连带责任。
4)“由于各种原因作者要求提前发表的论文,请及时提出申请,并加收25%的发表费” ——这种表述可以理解为只要加钱就能快发表。目前国内外科技期刊不乏开辟“快速通道”者,但对何种文稿可以申请进入快速通道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必须通过同行审稿,绝非加钱就可解决的。
5)本刊为“国家一级科技期刊”“国家级期刊”——提法不妥,谁授予的? 6)“中文文题不得超过20字”——应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7)“署名作者不得超过6人”——不妥。 谁能署名?署多少位作者?完全是作者自己的事情,编辑无权干涉。
8)“请尽量引用《××××学报》发表的文章”(“3333学报”系指该刊)——不妥,应按需要引用。
9)“论著引用文献不超过10条,综述一般不超过20条。”——不妥,应按需引用。 10)参考文献仍用旧标准的著录格式。
11)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字使用及参考文献著录的举例都有不规范之处。
1
12)某刊5 000字的《稿约》中竟有10个别字,1处漏字。
期刊编排格式
封一
1)刊名使用了繁体字。 2)缺并列刊名。 3)缺“责任者”。
4)右上角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或者未排印在右上角。
5)缺刊名的汉语拼音(也可排在版权块或目次页版头)。刊名的汉语拼音不能以字为单位拼写,而应以词为单位拼写。
6)刊名英译有误,似与中文刊名对不上。
7)本期为卷(年)末期,但未标注“卷终”或“附有索引”字样。
封四
下切口边缘缺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邮发代号和定价。
书脊和边缘书脊名称
1)书脊名称的基本内容是:刊名,出版年(卷)、期号。有的期刊缺项。 2)当厚度小于5 mm时,应在封四距订口15 mm范围内排印边缘书脊名称。
条码
1)条形码在封一上应排在左下角,在封底上应排在右下角。有的刊物不是这样。 2)按GB/T 16872的规定,每期应有不同的条码(即每期单独制作)。
3)条形码距订口和下切口太远。规定尺寸为:距订口(7±3)mm,距下切口(10±4)mm。 4)条形码若为竖排,方位应是“顶左底右”。
5)条形码的底空为灰色或其他深色,不便于识别。最好用白色,也可选用黄、橙、粉红等浅色。
连续出版物号
1)封一右上角,国标规定,排印ISSN,《期刊形式规范》规定,同时排印CN。 2)版权标志块中,应排印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请注意: (1)字母与第1个数字之间应留空隙。
(2)2段数字之间是半字线,而不是一字线。
版权标志块
1)在一卷中各期的位置不固定。如某刊第11期在p.8,第12期在p.12。国标规定,其最适宜的排印位置是封底的下部,也可排印在其他固定的地方。
2)版权标志的内容:国标说,“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及其地址”“必要时”排印;《期刊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把它们列为必要排印项目,同时增加了“主管单位”。
3)版权标志块主要项目应译成外文(公开发行的期刊)。 4)缺创刊年份。
5)缺主管、主办单位。
6)刊登了广告,就应排印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目次页
1)中文目次页没有独立而完整的版头(缺刊名,或缺卷期号,或缺出版年月)。
2)中英文目次表在一卷中各期的位置不一致。如某刊第11期,中文目次表在p.2~4,英文目次在p.8;第12期,中文目次表在p.6~8,英文目次表在p.10。
3)目次表表题应为“目次”,而不是“目录”。
2
4)目次表与正文和总目次多处不一致。例如:题名多字或少字;作者人数或次序不一致;页码不一致;正文中有些文章特别是短文,目次表中缺少。
5)目次表中“卢斌斌 谢剑平,等”,不妥。首选是排印“全部作者”,多作者(3人以上)时,也可只排印前3人,后加“等”。
6)目次表中,既然文章题名用了宋体,建议作者姓名改用楷体,以便区别,又比较美观。
7)英文目次表中,“Shuai Qi et al”应与中文目次一样,首选排印全部作者,同时“et al”应为“,et al”。
总目次表
1)卷末期缺总目次。
2)总目次应单页起排,是为了便于装订,而且不应与正文一起编页码,而应单独编页码,即从“1”开始,并用与正文页码不同形式的数码。
页码
1)正文首篇首页的页码应为“1”,而且是期刊翻开的右页。有的期刊不是“1”,而是“3”“5”“7”。
2)目次页、广告、总目次等不应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版式
1)正文字小了。按常规,最小应是5号字,但不少刊物正文用的是小5号字。 2)有的版面空白占1/3,而且有的刊物空白版一期中竟达五六个之多。 3)转页(分散跳页排印)太多。某刊仅62页,转页竟达10处。 4)有逆转。某刊一期中竟达3处。 5)“背题”较多。 6)篇首页地脚注中的“基金项目”标注格式不一致:有的是“??基金”,有的是“??项目”,有的是“??资助”。同一期刊应统一格式。
7)同一专栏如《试验研究》中,文章题名字体变化太多,显得有些“乱”。同一专栏里题名的字体字号一致比较好。
8)一级标题现为5号黑体,二级和三级标题都为5号宋体,既显得标题层次不醒目,又显得版面比较拥挤。建议:一级标题用4号或小4号黑体,占1.5行或2行;二级标题用5号黑体。
论文编排格式
这部分内容涉及文稿的编辑加工问题,所以,对于编辑加工先谈一些意见,供讨论。 编辑加工要做的工作可归纳为以下10个字:
审读 删节 补遗 纠错 勘校
编辑加工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内容加工:(1)政治性问题的审查和处理;(2)法律性问题的审查和处理;(3)科学性问题的检查和加工;(4)保密性问题的审查和处理。
2)技术加工:(1)量和单位的标准化处理;(2)插图和表格的加工;(3)数学式和化学式、化学结构式的加工;(4)数字、外文字母的规范化处理;(5)参考文献的标准化著录。
3)文字加工:编辑人员对录用的稿件所做的文章篇章结构的审视和调整、病语病句的修改,错别字的纠正,以及标点符号的订正等一系列工作,叫做语言文字加工,简称文字加工。它常常是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之表达更严谨、更准确、更精练、更完美,从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保证文章的科学性,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
3
决定》中明确指出:“新闻媒体和出版物要为全社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做出榜样。” 这给我们编辑工作者提出了特别明确和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落实在自己的编辑工作中。 经编辑文字加工的文稿,应当达到如下要求:
题文相符 文字简洁 结构严谨 符合逻辑 用词准确 无错别字 语言通顺 标点正确
把一篇篇写作上和文字表达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毛病的文稿,加工整理成符合上述要求的比较完美的作品,正是文字加工的基本任务。
题名
1)用“研究”2字的题名太多,如某刊23篇论文中有15篇为“??研究”。其实,有些“研究”是多余的。例如:
高原超细型细毛羊经济性状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研究”可删去 2)不简练。例如:
紫薇老干扦插的探讨——介绍一点经验
可改为“紫薇老干扦插(的)经验”。
3)论文题名中常见“浅谈”“浅析”“浅议”等词语,值得商榷。既然文章得到发表,其主题应当深刻,而“浅显”是文章确立主题的大忌之一。例如:
浅议县级植物检疫现状与发展对策
——如果主题并不“浅”,而是从简阐述,可将“浅”改为“简”。
4)题名中不要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如TGF-β、bFGF、TOS等。 5)主题名和副题之间应加标点。例如:
花生DNA分子标记的研究
Ⅲ不同限制酶组合AFLP分析效果比较
改为
花生DNA分子标记的研究:
Ⅲ.不同限制酶组合AFLP分析效果比较
英文题名亦如此,主副题名之间应加冒号,而不应当用中文的破折号“——”。
6)有的副题名可以合并于主题名内。例如: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可改为
徐州市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7)题名转行时截断的位置有讲究。例如:
不同培养液及不同培养时间对犬卵母
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改排为
不同培养液及不同培养时间 对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署名
1)不宜对作者署名人数做规定。
2)作者姓名的字体应与题名有所区别。建议用楷体。 3)“作者简介:殷宗俊(1967-)”应为“作者简介:殷宗俊(1967—)”。 4)作者单位未用全称。如“气动院”“北航”“中科院”“中国检科院”等。在正文中第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