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四类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报告和科普文章, 但2007~2016年的课标卷,只考查了传记一种文体。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使用了时代感和实用性更强的新闻和报告, 文本形式由连续性文本变为包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技能转移到筛选并整合信息。
以全国Ⅲ卷为例, 文本由三个材料构成。材料一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4) 》,是文字材料, 属于调查报告;材料二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 是文字图表混合材料, 属于调查报告;材料三来源于《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一文,是文字材料, 属于新闻报道。材料一着重阐释了博物馆在教育、科研以及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三个方面的作用;材料二通过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分析了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材料三介绍了博物馆的间接经济贡献, 即它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种文本组织形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碎片化”。那么, 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文本, 是否是对当下碎片化阅读的一种认可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 三组材料的选择并非随机的, 而是紧密围绕“博物馆的贡献”这一主题, 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其次, 碎片化的呈现方式是对当下碎片化阅读大环境的模拟和再现, 但考查的却并非碎片化的思维, 而是考生能否快速完成对碎片化信息的筛选,能否用连贯的逻辑思维把握其内在关联, 能否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判断来源不同的信息。
(一)2017年课标卷ⅠⅡⅢ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文是几则有关中外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材料。材料一摘编自《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该文发表于《影视制作》杂志2011年第10期, 作者杨玉洁、田霖。材料二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所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调研。材料三摘编自《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 (下) 》, 该文发表于《中国电视:纪录》杂志2012年第6期, 作者张同道、赵蓉、于岩。材料四摘编自《多元延伸, 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该文发表于《传媒》杂志2009年第8期, 作者楚慧萍。四则材料中有三个是非连续性的新闻报告, 还有一个是图表数据, 围绕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特点、制播模式、观众构成, 以及美国电视频道的模式和发展进行讨论。素材多样, 有一定的专业色彩, 要求考生通过多元阅读、区间分析、综合归纳, 并带着问题进入文本, 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 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本题共3小题, 12分)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 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 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 它向世人亮
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 淡化栏目概念, 强化大时段编排, 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 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
材料二: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 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 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 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 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 并辅以自制精品, 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 (下) 》)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 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 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
商投资建立的, 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 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慧萍《多元延伸, 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参考答案】D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 答案为D。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梳理, 是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读图能力的综合考查。先看A项, 原文中与之相应的内容在材料一的中间部分:“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导图的前半部分用文字表述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特点是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 与原文“央视纪录频道……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相一致;导图后半部分用文字表述就是“以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为特点来播出是希望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这与原文“……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相一致, “以期”这个词是用在下半句的开头, 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A项的梳理是正确的。再看B项, 原文中与之相应的内容在材料三的第二句“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 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导图前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节目制作方式是以央视自制为主”, 这与原文“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意思一致;导图后半部分的意思是“以央视自制为主的节目制作方式, 其优势是节目品质有保障”这与原文“……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也相照应———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即意味着节目质量有保障。所以B项的梳理也正确。再看C项, 原
文中与之相应的内容在材料四的中间部分:“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 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导图的前半部表示的是“美国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提供节目给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与原文“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意思完全一样;而导图后半部分是说“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 这与原文“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意思也一样。因此C项的梳理也正确。最后看D项, 原文中与之相应的内容在材料四的后半部分:“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导图前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 这与原文“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 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磁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两句整合的意思是一致的;导图后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国家地理频道在节目制作完成后把节目传送给电视观众”, 这与原文“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就不一致了:把节目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 (即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而不是国家地理频道。所以D项的梳理是不正确的。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辑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 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 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 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 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 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
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 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参考答案】B C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 答案是B和C。先看A项, 材料一中间部分讲到:“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 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说明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在央视纪录频道认真详细的规划下已经呈现出来了, “以期将来能够”达到的是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并不是如A项所说的“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A项在对材料的概括上将已然当成未然, 是不正确的。再看D项, 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表, 我们可以看到, 右边的集中度的比值是随着观众学历的增高而不断攀升的, 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最低, 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最高;但中间的集中度比值却并非随着观众年龄的增长一直攀升, 而是在55—64年龄段达到高峰, 随之却往下走了———6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集中度比值是低于55—64年龄段的。所以, D项未对目标观众年龄的相关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 就断定“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 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 所以D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再看E项, 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