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百年一人《技术分析系列讲座》1~7讲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18:59: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短期周期:以天数为计算周期,平均期限不超作3个月,我们在操作中进场观察的日线图,就是这样的周期。还有一种分类就是用周期形状来

分类:对称周期,每个循环周期的相距的时间周期基本一致。

●不规则周期:每个循环周期相距的时间不多,并非同一个时间长度出现的。

4. 伯恩斯坦的时间之窗应用

时间之窗为投资人把握股价波动中的低点及高点提供了一把时间尺子。该理论告械投资人,在时间之窗内如果出现以下四种讯号中的一个即可入市买卖。

●突破讯号。即图形上的阻力线、支撑线,趋势线或颈线被突破时。

●转向讯号。特指当日最低价低于上日最低价,但当日收盘价高于上日收盘价。 ●收盘价高低换位信号。指上日收盘价接近于最低价而当日收盘价接近于最高价。

●三高讯号。指当日收盘价高于前三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伯恩斯坦在其循环理论中强调了设置止蚀点的重要性,并指出对上述第一种讯号,参考出现突破讯号当日及上两交易日的收盘价,买入后将止蚀卖出点设定在最低的那个收盘价上;对第2、3、4种讯号,则可将止蚀点定在出现讯号的那个交易日的最低价上。

附件三: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1.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概述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中历时50-60年的周期性波动的理论。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中首先提出。他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

(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

(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

全过程为140年,包括了两个半的长周期,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平均为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2.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的诠释

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imitrievich Kondratiev,1892—1941)是十月革命前后都很活跃的俄国学者,作为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主要来自长波理论。所谓“长波”指的是经济成长过程中上升与衰退交替出现的一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康德拉季耶夫观察到的周期比人们观察到的另外两种经济波动的周期“尤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明显要长,所以被叫做长波或者长周期。 在康德拉季耶夫以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时段的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过长周期的设想。康德拉季耶夫的贡献在于用大量经验统计数据检验了长周期的设想,从而使之成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周期理论。因此,1939年经由熊彼特提议,世界经济学界都接受了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这一术语指称经济成长过程中长时段的波动。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最早见于1919—

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一书,此后,关于长波理论他又先后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波》(1925年)和《大经济周期》(1928年)等论著。在这些论著中,他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着为期54年的周期性波动。按他的研究,世界经济中的第一次长波从18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至1810—1817年为上升期,1810—1817年至1844— 1851年为衰落期;第二次长波开始于1844—1851年,从那时起到1870—1875年为上升期,1870—1875年至1890—1896年为衰落期;第三次长波开始于1890—1896年,至1915—1920年为上升期,而衰落期则开始于1914—1920年间,到他著书之时第三次长波的衰落期仍在继续。在50年左右的周期中,一般说头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发展快,显示出一派兴旺景象;其后 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熊彼特等人后来继承和发展了长波理论,并重新确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三次长周期的起止时间。

熊彼特在1934年英译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三次长周期的分期为:

(1) “长波”I—— 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个周期的基本特征是手工制造或工场制造的蒸汽机逐步推广到一切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

(2) “长波”II—— 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其特征是机器制造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得到普及。

(3) “长波”IlI—— 从1897年开始(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在一切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了长周期的长短,从经验上描述了每个周期中上升和下降阶段的表现。不过,虽然康德拉季耶夫猜测长波的存在与科技革命浪潮有关,但对长波出现的原因却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新数据和新技巧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无法确定长波是否真的存在,这使长波理论带有显著的经验假说性质。非常有意思的是,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解释长周期存在的原因,提出的猜想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例如:有人认为长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有关;有人则认为跟人的世代交替有关;还有人认为跟厂房和设备的更新周期有关;人们还可以猜想长周期跟专利保护的年限有关;从理论上讲,宏观范围内的任何周期都对长周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熊彼特曾试图用他的创新理论对长周期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解释,但创新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周期是55年而不是75年。

3.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的局限性

康德拉季耶夫的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稳定的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存在,从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观察,长周期的长短必然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从长期的观点看,并不存在长周期。实际上,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中周期和短周期紊乱的现象,观察到长周期的破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长周期最多只可能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经济中存在,人们已经观察到,不同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并不一致。那么可以想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些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必然会增多,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会不断越过国界流动,使得这些国家的长周期的步调趋向一致,但这一趋向一致的过程又会被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打破。因为技术革命最先会在一个国家出现,然后才向其他国家扩散。所以说,在大量的周期性因素和非周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存在一个稳定的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只考察了两个半长周期,到今天人们见到的也不过4个长周期,如果说还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周期,则完全可能是一种巧合; 最后,因为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一个指标是价格水平的波动。从理论上讲,如果存在周期性的波动,那么这种波动也一定是不可预测的。正如企图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各种波浪理论一样,一旦人们知道了这一周期性的波动,人们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套利活动,最终完全化解掉预测中的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同普通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认为经济发展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而且相邻两个周期紧密相连。所以经济周期理论允许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进程做出一个预测,按照前几波的时间外推,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20世纪末开始应该进入第5个长波。于是,非常自然,现在国内外都有人在第5个长周期的框架下讨论未来几十年中的主导技术、管

理方面的变革以及国家应该采取的政策等问题。

附件四:嘉路蓝的螺旋历法

1. 螺旋历法的核心理念

螺旋历法的创始人嘉路蓝认为,时间螺旋起因是由于大自然气候的变化所致。螺旋历法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月球的周期影响大自然生态,同样人类的集体市场心理亦受月球周期所左右,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与悲观跟随月球周期变化而起伏。螺旋历法所应用的既非阳历亦非阴历,应用的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周期29.53天为计算的单位,它的单位与别的不同,并不是以月球运行周期的倍数为基础,所应用的进位级数根据神奇数字系列的开方而成,计算每一个螺旋历月份单位的月数,是以自然日数计算,并非以交易日计算。

2. 费波那契数列和鲁卡斯数列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世纪八大建筑奇迹之一 —— 巴特农神庙正在建造。建筑师应用了黄金分割率,即费波那契基数的比例之一。 公元1202年,意大利斜塔之城——比萨,罗奈德·费波那契。费氏和罗马皇帝论道时,提出著名的“兔子繁衍问题”。公元1844年,加·拉姆研究欧几里德学说,提出Fn与算法的关系——费波那契数列开始应用。 公元1905年,笛莫傅提出Fn=1/5{〔(1+√5)/2〕n -〔(1-√5)/2〕n}。等式由比奈证明,因此称为比奈公式 —— 费波那契基数比例之一的通项公式公诸于世。此时,出现了费波那契数列的升华,鲁卡斯在狂飙突进后,正式提出“费波那契数列”这一称呼。鲁卡斯在数学界不算伟大,但在证券市场技术流派眼里他可能将十分伟大,因为鲁卡斯在对费氏数研究的同时,发表了辉煌的“鲁卡斯数列”。 什么是费氏数列?费氏数列如下1、1、2、3、5、8、13、21……即任意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什么是鲁卡斯数列?鲁卡斯数列如下1、3、4、7、11、18、29、47……他有费氏数列的一般特征,但又不同。 为什么说“鲁卡斯数列是辉煌的”,因为有了鲁氏数列、费氏数列两组“神奇数列”的相互验证,使一些分析可以去“孤”从“众”,预测中的误差点将大副减少。预测成功率将大幅提高。 费氏数比率:∮=1.618 , ∮*∮=2.618 , 1/∮=0.618…… 将上述比率用于空间点位(用于Y轴),联系形态即为波浪理论。将上述比率用于时间(用于X轴),即为螺旋历法。

3. 如何用螺旋历法计算时间周期

螺旋历法:用神奇数字(1、2、3、5、8、13、21、34.....)的开方乘以月球围绕地球一周的天数得到的天数。螺旋历法认为当市场运行到以上天数时就会出现逆转。 螺旋历法的基本公式就是螺旋从中心开始按费氏比率1.618向外发展,它的形状从不改变。螺旋的大小由中心点和起始点决定,每当螺旋旋转了一周,它就可增长1.618倍。对数螺旋的基本公式为:Cota=2/π×Inp 民谚有“晴冬至,烂年关”一说。即冬至下雨,正月初一必晴。据气象资料,数百年来无一例外。可见此谚暗合天道,指明周期的必然性。可惜2002年发生意外,冬至和正月初一都是大晴天。是否是小概率事件,或周期异变。如是前者,可以不加理会。如是后者,则关系重大。用于股市,表明数年来既定周期不再有效,股市已迈入新周期。若以老方法测市将大错特错。尽信书不如无书。 周期有其发展——消亡的模式。每一周期必有一螺旋中心,近中心关键点较密集,远中心关键点较松散,且中心到两端的“长度”相近。 嘉路兰于87股灾后发现了著名的螺旋历法。他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波浪理论,艾略特将形态与费氏比率∮结合。嘉路兰于是想到了将∮用于时间。 他遇到第一个问题——费氏数在第11项后变化越来越大,由于相邻两数差值太大,使许多关键点被忽略。嘉路兰用平方根把变化速度减缓。 他遇到第二个问题——费氏方根变化又太小了。前10项几乎粘在一起,用于测算意义不大。嘉路兰想到在平方根前乘一个常数。 他遇到第三个问题——用哪个数值作这个常数。在大量的比较、计算、总结后。嘉路兰幸运的发现了太阴月周期与股市的关系。这只能解释为幸运之神的眷顾,他成功了。 这个神奇的公式Bn=E√Fn。即周期日数是月球从圆到缺的循环时间与费氏平方根的乘积。E是太阴月周期29.5306天。 怎么将鲁卡斯数列用于股市?可以根据嘉路蓝的思路,用鲁卡斯数列依样画葫芦,仿制另一个螺旋历法——鲁卡斯螺旋历法。

利用螺旋历法分析金融市场走势,可说是一门科学也可说是一门艺术。它所计算出来的市场转折点在时间上十分明确,准确性经常极高,但螺旋历法亦可谓一门艺术,分析者必须确定时间螺旋开始的焦点,否则差之毫里,谬之千里。

附件五:股票市场涨跌中的真理

这是一个成为大多数人希望坟墓的市场,面对变化的市场你能否用系统的方法从容的应对?有太多的误区会将你引向歧途。股价按趋势运动,只是粗略地描述了事物的连续性的特征,趋势只是现象不是规律,却被人视为经典,奉为金科玉律;历史往往重复发生,人类会关注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吗,重复性是人类所有能认知的事物的共同特征;难道权威们的骰子的随机分布真的能说明人的行为从而证明股票市场是零和游戏吗?我知道骰子决不是人,是时间改变了这一切,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缺乏中间概念的理念是空洞的,列宁说:革命怕具体;纪律真的那末有效,能克服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吗?别骗自己!

要想成功,排除幸运的成分,我们的出路只有一个——最大程度去认知这个市场。预测是知的最高境界,是科学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证券市场却常被人贬得一文不值,别忘了,即时的判定,只是此时的信息熵最大,仍是在预测。 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我曾思索过许多哲学问题,因为我知道只有哲学才能帮助我认清事物的本质。 我习惯于以万物为师,冥想复杂事物背后简单的道理。达尔文伟大只是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简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系统的做了说明;爱因斯坦天才,因为他相信“上帝不会掷骰子”,相信事物背后的完美与和谐。天空中瞬间闪烁的雷电,永远成之字型,跟股市中的波动遵循同样的原理,人们在猜想什么是江恩的波动法则,波动本身不就是法则吗!

我要在沉默中完成所有理想。临别之际,我想送你我认为认识股市 10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愿能启迪你的智慧。如果你能实事求是,你就应当承认全息未来线挑战了股市不可以精确预测的权威,或许我不能给您带来更多,但我至少给技术分析派带来了希望。让所有一年以来对我功利主义的种种猜疑都烟消云散吧,直到离开,我无所求。

1. 因果 “相同的事务产生相同的事务,相同的原因产生相同的结果”。(江恩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邻相生,彼相克。涨是涨的原因,跌是跌的原因。

2. 循环 日出日落,急归所出之处。你可能费尽思量想什么是江恩说的正确的开始,既然循环,现在做为结束不就可以做为开始吗!现在是一面镜子,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在几何学上是反演与映射的关系。运用循环的思想可以解决非线性系统的预测问题。

3. 全息 一落叶而知秋,一叶一如来。正如dna在生命中的完美,股票市场也存在最微小的元,它会让你发现这种完美,在精确的复制。它存在于涨跌的次序中。海底的贝壳图案与银河系的形状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宇宙的全息

4. 波动 波动本身就是法则,波动能耗最小。化学上有能量最低原理,事物运动的方向总是沿着能耗最小的方向运动,同样股市也如此。用能量最低原理,可以证明黄金分割波动能耗最小 事物总是在寻求平衡,消除差别,却永远处于波动的动态平衡之中。

5. 规律的成因 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给系统注入了能量,使其变得有序;大量个体的无序运动会形成。整体得上的有序,形成规律。可以类比成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遵从平均律。也许这让你难以理解,可世界上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世界是可以被理解的。

6. 次序 科学从根本上说只研究两个问题数与次序。次序产生美与和谐,美的本质就在于次序。次序的背后是深刻的数和理,承认法则,相信美吧!市场有无形的手。 7. 共振 大小无二。遵循同样的原理,但数量级不同。在股票市场中大周期最终决定了长期走势,波动是各种周期波动叠加的结果,想精确的预测描述市场的运动,要考虑各分钟周期运动对市场的影响,一旦运动方向一致----共振,将产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拐点。

8. 时间 由于人的记忆遵从遗忘规律,使得越远的事件对现在影响越小,所以在时间上股票市场不

百年一人《技术分析系列讲座》1~7讲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iq8q96xsf7yqpo85na6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