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15年高考学科分析报告
地 理
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满仁勇 江华县第一中学 唐厚臣 永州市第一中学 罗飞龙
2015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六年,我市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二本以上上线达7887人,居全省第七位,一本上线人,居全省第位。文科综合成绩平均达159.83分(含零分卷),居全省第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了课标版全国卷两套,课标2卷适用省区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辽宁、广西等省区,课标1卷适用省区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江西等省(去年,上述七省也使用同一套文科综合卷)。今年全省共有高考考生37.8万人(含职高对口学生),比去年增加0.5万。今年我省参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文科考生为130130人,比2014年减少10521人,减幅达 7.5%。永州市共有10239 人参加文科考试,比上年减少1204人,减幅为10.5%,连续两年参考人数下降。全市文综人平为159.83 分,比2013年(155.94分)高3.89分(全省文综人平比去年高5.51分),低于湖南省文综人平分(167.03分)7.2分(去年低于全省人均分5.58 分、前年低于全省人均分8.57 分),同往年相比,我市文综与省平成绩差距在缩小,我市在狠抓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方面仍需各位同仁共同努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们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2015年高考相关数据,参考今年高考网上评卷部分教师的意见,汲取部分高三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样本分析,经过集体研讨,形成了这份分析报告。
一、地理试题分析
(一)地理试题结构
2015年文综总分仍为300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分值比例仍为1:1:1。总题量也跟往年相同,即选择题共35个小题、综合题共13道题。今年的地理选择题与去年及前年一致,仍为四组(3+3+3+2),非选择题中的必考题第36题及第37题也与去年及前年一致,仍为七问,选考题亦沿袭去年、前年的一题一问,地理文字阅读量约2000字,答题书写量约850字(教育部制定的答案标准),与去年相比略有减少。文综试卷结构见表1。
表1 文综试卷结构
学科 选择题 非选择题地理 政治 历史 1、2、3、4、5、6、7、8、9、12、13、14、15、16、17、18、 24、25、26、27、28、29、30、10、11 36(1)(2)(3)(4)、3719、20、21、22、23 38(1)(2)、39(1)(2)(3) 31、32、33、34、35 40(1)(2)、(3)41(1) (必考题) (1)(2)(3) 2015地理分析报告 第 1 页 (共 16 页)
非选择题42(1)、43(1)、44(1) (三 45(1)(2)、46(1)(2)、 47(1)(2)、48(1)(2) (四选一) (选考题) 选一)
地理部分共11道选择题,分值为44分,其中自然地理6道(第1、2、3、6、7、8、10、11小题)共32分;人文地理3道(第4、5、9题)共12分。非选择题共56分,其中第36题以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为背景,从地理角度综合考查卤虫的盛产原因、产业规模、产业发展,一共四个串联问题,占22分;第37题以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为背景,发散性地考查冻土成因、危害及热棒对冻土的作用,一共三个问题,共占24分;第42、43、44题依次为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的内容,考生任选其一做答即可,占10分。整卷中,自然地理占62分,人文地理占28分,选修模块占10分,自然地理内容相对人文地理来说,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整卷地理试题中共出现区域地图6幅(含等值线图2幅)、统计图2幅、示意图2幅、景观图1幅,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文字叙述不厌其烦,试题设问角度创新,更多贴近生产生活。地理试题内容结构见表2。
中心问题 水循环 交通区位、时间距离计算 海洋环境 题号 1、2、3 分值 12 主要能力要求 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文字材料、示雨水花园的原理和功的能力;调动运用地理知意图 能 识的能力;对生活中地理的感悟能力 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文字材料、区航空运输的区位、时调动运用人文地理原理域地图 间和距离的计算 的能力;地理计算能力 区域等值线海冰的分布及开发利图表解读能力;逻辑推理图 用问题 能力;自然和生活常识 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河流地貌,河水沉积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图文文字、统计图 与海水侵蚀作用 转换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审题能力;获取解读图文信息能力;调动运用自然文字材料、区农业生产环境、产业地理原理的能力;描述和域图 规模、产业发展问题 阐释地理事物能力;论证探讨地理问题能力;对生活中地理的感悟能力 文字材料、区冻土成因、危害及热自然地理的科学分析能域图、原理图 棒对冻土的作用 力 审题能力;结合图示信文字材料、等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息,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高线地形图 遇的风险 析概括的能力 文字材料、区读图能力;调用知识能域地图、气候水患的自然原因 力;灾害成因分析能力 统计图 表2 地理试题内容结构 呈现形式 考核内容 4、5、6 7、8、9 12 12 地貌 10、11 8 农业生产区位 36 22 冻土 旅游活动 37 42 24 10 洪涝灾害 43 10 2015地理分析报告 第 2 页 (共 16 页)
土壤保护 44 10 文字材料 土壤保护的措施和理由 审题能力;描述阐释事物能力;论证探讨问题能力 (二)试题难易程度 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文字和图形为载体,立足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与2014年的试题相比,2015年地理试题的特点是取材广泛,信息来源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实问题,挖掘问题中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考生生活的联系,需要学科知识内部、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难度加大。整卷难度为0.504(2011年地理整卷难度0.55,2012年0.60,2013年0.55,2014年为0.56)。
(三)地理试题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深入,地理试题对记忆性内容的考查进一步减少,在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包含若干知识点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快速转换思维,利用题目所给的材料快速定位知识点进行答题,命题方式灵活,试题创意新颖,试题综合性强,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都折射出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思维能力。
1.地理试题主要优点
(1)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课改理念,学以致用,地理知识向课外延伸
例如,第1-3题结合人工建设的城市雨水花园,模仿自然界水的下渗、径流、蒸发,进行设问,考查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第37题对比青藏高原与东北地区,考查气温差异的原因;对比青藏高原甲地和五道梁路基的稳定性,从温度找原因;分析热棒的工作原理与倾斜设置的原因。尤其是第37题(3),这是一道“地理+物理”的试题,考生必须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认真读图,才能够按题目要求正确作答。所以,考试从“重想轻写”逐步过渡到了“看(阅读)写并重”。
(2)注重对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核,从中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第4-6题考查航空运输,随着时间的推移,纽芬兰岛上甘德机场地位的变化,重要地位逐渐下降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一致的。本题组最后考查
2015地理分析报告 第 3 页 (共 16 页)
了一个推理形式的距离计算。第7-9题考查等值线地图的判读,海陆环境,考生要注重审题、审图才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第10-11题考查黄河三角洲的海岸流水沉积和海洋侵蚀,考生必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黄河流域知识获得答案。
(3)试题开放性强,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第36题考查卤虫产业生产条件,卤虫产业早年产业规模小的原因,卤虫产业后期快速发展的原因,就卤虫产业发展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回答赞成或不赞成皆可,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该题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条件分析,而是要善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应用在答题中。 2.试题的缺陷
(1)个别试题已知条件模糊,考生解题费时费力。
例如,第6题“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答案是53°N。解题思路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甘德机场位于北纬50°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约6个纬度。因此该飞机所在纬度最高为56°N,最低为44°N。问题是题干中没有提及飞行方向,考生有可能会从纬线方向、从大圆弧方向去考虑,而最有可能的是考生首先从最短飞行距离考虑,沿大圆弧方向飞,但没有正确选项。只有最先考虑到沿经线飞行的考生,才能够侥幸很快找到正确答案,其他人就只能够逐一排除错误答案,偶然性太大了。
(2)个别试题文字材料繁琐,重点不突出
例如,第37题是考查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与青藏铁路建设的关系,材料可以开宗明义地说明热棒的工作原理,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对铁路路基的危害,避免考生掉入多余的“文字陷阱”,以便考生尽快进入思考情境之中。而“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之类的铺垫语言可以更加简约一点,并且可以作后缀处理。
二、湖南省考生答题评析
(一)考生得分情况分析
我省考生的地理得分情况见表3。
表3 各题平均分与难度值 题号 平均分 1~11 23.55 36(1) 4.88 36(2) 3.21 36(3) 36(4) 5.06 2.76 37(1) 37(2) 37(3) 0.92 2.63 1.91 42 5.89 43 5.74 44 1.53 2015地理分析报告 第 4 页 (共 1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