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
(2)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3)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所以三种生物种群以后的层次是共同的 (4)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析】(1)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因此没有细胞与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2)松树属于植物,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因此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3)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种群,所有种群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因此个体以后的层次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4)三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层次,并且细胞是最小的层次,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
A B C D
(1)A~D图中,图_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图中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 (5)A、B、C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A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蛋白酶和磷脂酶 (2)A、D
(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叶绿体
(5)A、B中的细胞质基因和C中的全部基因
(6)不是。该细胞中含有颜色较深的叶绿素,对显色反应有遮蔽作用
【解析】(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即C图表示的结构,其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蛋白质和磷脂是构成胃黏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酶和磷脂酶会通过水解蛋白质和磷脂,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2)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蓝藻和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3)分泌蛋白合成后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到细胞外。(4)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与B细胞相比A细胞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叶绿体。(5)只有真核细胞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B细胞中的细胞质基因和C细胞中的全部基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6)由于A细胞中含有颜色较深的叶绿素,对还原糖显色反应有遮蔽作用,所以不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第(5)页
的实验材料。
15.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载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 甲
(2)①bcA 600 ②6 ③d ④B
(3)①气泡 ②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解析】(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载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②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向右上方移动。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第(6)页
必修1 第一单元 第2讲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黑龙江佳木斯期中)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最基本的元素是碳元素,A错误;乳糖是二糖,不是单糖,B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C正确;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D错误。
2.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答案】A
【解析】ATP与DNA的元素组成均是C、H、O、N、P,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也是C、H、O、N、P。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两者的主要组成元素均是C、H、O、N,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主要组成元素是C、H、O。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P,与核糖不同。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分别属于糖类、蛋白质、核酸,组成元素有差别。 3.(2017年宁夏石嘴山月考)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下列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甲、乙、丙必为同一类物质 【答案】D
【解析】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所以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故甲、乙、丙为不同类物质。
4.干旱可以使植物枯萎,人体老化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内含水量明显下降,患急性肠炎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这些现象说明了生命离不开水。下面与水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比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要脱水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第(7)页
C.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 D.水是维持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答案】D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水的光解需要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A正确;核糖体中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有水产生,B正确;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C正确;内环境渗透压主要由溶质(如蛋白质和无机盐)决定,D错误。 5.(2017年湖北宜昌月考)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B.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Cl
C.细胞合成ATP、核酸、核糖等物质时均需要磷酸盐
2+
D.贫血症患者的病因是体内缺少Fe 【答案】B
【解析】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90%以上来
+-
源于Na、Cl,B正确。核糖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错误。贫血症患者的病因有多
2+
种,如红细胞数目低于正常人也会造成贫血,但体内不缺乏Fe,D错误。
6.(2017年广东中山统测)玉米种子发育到玉米幼苗的过程中,关于细胞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以被动运输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 B.玉米幼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储存的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可用于细胞代谢的水主要是自由水
D.适宜环境中,玉米幼苗生长较快,每个细胞内无机物的积累量越来越多 【答案】C 【解析】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水分和无机盐分别以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玉米幼苗吸收水分的90%~95%通过蒸腾作用散失,B错误;用于细胞代谢的水主要是自由水,C正确;玉米幼苗生长中,每个细胞内无机物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7.(2017年江西九江第一中学阶段性测试)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答案】C
【解析】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若缺乏,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锌、缺碘都会出现相应的病症,A错误;每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相同的,B错误;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根据含量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正确;C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错误。 8.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检测题汇总(Word+精编+解析版) 第(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