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镓原子、3个氯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镓原子、1个氮原子,所以3X中含有3个氢原子和3个氯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Cl.故填:HCl.
②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与B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二者化学性质相似;69.72;B; 故填:B.
【点评】此题所考查知识点较多较细,在解答时要明确题目所需解决的问题,善于联系所学知识并迁移到该题进行解答. 18.
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或烧杯等) (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OH+2MnO2+O22K2MnO4+2H2O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操作③是将高锰酸钾晶体与滤液分离,是过滤操作;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操作②是降温结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解答.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第13页(共20页)
【解答】解:(1)操作③是将高锰酸钾晶体与滤液分离,是过滤操作,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
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操作②是降温结晶,降低温度,高锰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由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则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H+2MnO2+O2
2K2MnO4+2H2O.
故答案为:(1)玻璃棒(或烧杯等);增大; (2)二氧化锰; (3)4KOH+2MnO2+O2
2K2MnO4+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掌握过滤操作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9.
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 H2SO4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④ (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第14页(共20页)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因此A是硫酸;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因此C是盐酸;B能够和盐酸、硫酸反应,因此A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E能够和A硫酸反应,因此E是氯化钡;D能够和C盐酸及氯化钡反应,因此D应该是碳酸钠,则B是氢氧化钠,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因此A是硫酸;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因此C是盐酸;B能够和盐酸、硫酸反应,因此A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E能够和A硫酸反应,因此E是氯化钡;D能够和C盐酸及氯化钡反应,因此D应该是碳酸钠,则B是氢氧化钠,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A是硫酸;故填:H2SO4;
(2)B与C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产生白色沉淀;
(3)根据推断五种物质分别是硫酸、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钠、氯化钡,铁只能和酸反应,但酸不相邻,故错误;氧化铁也只能和酸反应,故错误;二氧化碳只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错误;氢氧化钡能和盐酸及碳酸钠反应,符合要求,故正确;故答案为:④.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 20.
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15页(共20页)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 B、F (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HCl=CaCl2+H2O+CO2↑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甲 (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 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以及氧化钙吸水后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B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D、F组合,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
(3)浓硫酸有吸水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所以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甲,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以及氧化钙吸水后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故答案为:(1)试管;
(2)D、F,CaCO3+HCl=CaCl2+H2O+CO2↑;
(3)甲,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以及氧化钙吸水后会与二氧化碳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第16页(共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