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
摘要: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由Tiva-C单片机、R-2R电阻树模块、直流偏置模块、乘法型DA模块、BOOST型DC-DC升压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输出短路保护及报警模块组成,运用DDS技术,可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并且信号电压幅度和频率均可程控调整。该系统具有自动短路保护及报警功能。经验证,该系统工作稳定,能够完全达到题目要求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 关键词: BOOST型DC-DC 功率放大器 DDS 短路保护
一、系统方案论证
1.1方案比较与选择
1.1.1 波形产生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专用DDS信号发生芯片。
该方案的优点是DDS芯片集成度好且精度高,缺点是价格较为昂贵并且不能直接产生三角波。
方案二:基于单片机产生DDS信号。
该方案的优点是产生波形易于控制,幅度和频率都可精确控制,缺点是需要单片机速度较快。
方案三:文氏桥振荡器。
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难以实现幅度和频率可控。 综上所述,这里选择方案二。 1.1.2 单片机外接DA的选择 方案一:使用TLV5618的串行DA。
该方案精度好、电路简单,缺点是虽然Tiva-C的SPI有40MHz,每一个数据有16位,在生成10kHz的正弦波时,每周期最多有250个点,但由于Tiva-C
进出中断时的固有时间,导致输出正弦在10kHz时波形非常不理想,无法使用。
方案二:使用自行搭建的R-2R电阻树。
该方案虽然精度较方案一差,但是由于它相当于并行的DA,因此转换速度优于串行DA,易于实现,可以满足题目的要求。
综上所述,考虑到本题对波形形状要求对比精度要求高,故选择方案二。 1.1.3 信号幅度可控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使用压控增益放大器。
该方案可实现精准幅度控制,但缺点是要求增益控制端电压非常精确,而本题中有开关电源,对精度有极大影响,故该方案实现难度较大。
方案二:使用乘法型DA进行衰减。
使用乘法型DA LTC1595对信号幅度进行衰减来实现幅度可控,该方案控制简单、精度高且功耗较小。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方案二。 1.1.4 电源升压方案比较与选择
这里由于题目的要求,选择TI公司的开关电源芯片TPS61175将+5V电压升压为+21V。
1.1.5 输出缓冲器选择
由于题目要求,选择TI公司的高压功率运放,OPA551其200毫安的持续驱动能力能满足设计需要。
1.1.6 短路保护功能
方案一:使用继电器关断开关电源的输入。
该方案电路简单,但关断时需要继电器上一直有电流,功耗大并且速度不理想。
方案二:直接切断单片机的DDS输出。
用单片机检测到过流后直接终止信号产生,功率运放将不会再有输出信号,起到了短路保护的功能,该方案没有额外电路,所有功能均在程序中实现,具有
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方案二来实现短路保护功能。
1.2系统整体框图
系统整体框图如图1所示,开关电源芯片TPS61175将电源电压升压后给运放OPA551供电。Tiva-C控制R-2R电阻树,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信号,三种信号由运放OPA2350进行偏置和幅度的调整,再通过乘法型DA LTC1595完成幅度的程控。最后经过高压功率运放OPA551对三种信号进行输出缓冲,以达到题目要求。 BOOST型DC-DCOPA2350Tiva-C 单片机R-2R电阻树调节偏置和幅度LTC1595DA升压功率放大器放大信号输出INA228短路保护采集短路信号输出端短路声光报警 图1 系统整体框图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2.1程控增益参数计算
使用了乘法型DA作为衰减器,将LTC1595与一个6.8 kΩ的电阻串联分压,得到的电阻分压公式是
Uout?Us*6.8
R0*655356.8?N其中R0是乘法型DA的最小电阻即N=65535时,先用65535作为基准值,通过示波器计算R0和Us的值,实测当N=65535时,Uout=1.65V,Us=3.38V,所以
R0=7.13kΩ。借由此式,即可推出输出与衰减系数的关系,乘上后级增益后,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电压。
2.2 升压电路理论分析
升压电路如图2所示,TPS61175基准源为1.229V,由R2,R3阻值关系可以得到输出电压为
Vout?1.229*(R2?1) R3
图2 升压电路
2.3 信号放大电路理论分析
单片机输出信号经调理后,输出最大电压峰峰值约为3.3V,将放大器设置为4倍增益同相放大,可以得到峰峰值大于12V的输出信号,满足题目要求。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3.1 升压电路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