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推荐学校 推荐学院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申报日期 申报表
西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 设计与开发 创新训练项目 胡月 2014年4月14日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一四年四月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与开发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实施时间 起始时间:2014年4月完成时间:2016年4月 姓名 学院 班级 软工1203 软工1203 学号 联系电话 E-mail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主胡持计算机学院 月 人 闫计算机学院 新 5 王软工成计算机学院 鹏 1203 员 王软工计算机学院 哲 1201 姓名 年龄 司明 30 数据挖掘技术 工程师 研究方向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司明,硕士,计算机学院专业实验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 主要科研与教学成果: 1. 司明,陶涛.基于数据挖掘的用户输入自动化模型分析与设计.煤炭技术,2011.3:89-91. 指导教师 主要成2. 司明,龙熙华.基于工程师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煤炭技术,2011.8:211-212. 3.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研究与实现,2012年校级教改项目,主持。 果 4. 基于工程师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5. 基于多源驱动模式的实验教学平台研究,2014年省级教改项目,参与。 指导学生科技竞赛情况: 1. 基于GPS的校园巡航定位系统,201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2. 基于GPS的校园事务导航系统,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智能终端的普及,预示着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正在崛起,这对未来移动互联网世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微信类移动通讯软件脱颖而出呈现出引爆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与成熟期的全球化平台对比,微信类软件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目前微信用户已超过3亿,远超国内外其他同类软件的发展速度,有望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移动社交平台。而随着微信类软件全球化的进行,势必会强力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端网页、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登录,并可以绑定私人帐号进行群发信息。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自媒体平台,它是微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整个板块包含个人微信、二维码、公众平台。随着微信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看到了微信平台优势,加入这个划时代的全新手机聊天体验之战。腾讯微信利用开放平台、语音信息等功能内进行推送,创意执行,可以直接在公众平台上打造品牌信息传递的生态链。从平台功能来看,目前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多媒体信息大规模推送、定向推送(可按性别、地区、分组等指标定向推送),一对一互动,多样化开发和智能回复等。 图1用户与公众账号交互图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将是快速传递校园信息的又一新方式。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大学生受众的基数大。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最新统计,以每年1.3~1.6%的速度在扩招,2020年高校学生数量能达到5000万。微信为新媒体,对大学生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微信发送语音形式的消息,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实现了信息一对多的传播,而且互动性更强。
二、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软件开发技术。 (2) 开发者账号开通开发者模式,微信公众平台会把用户发送过来的消息转发给开发者服务器url(成为开发者时需要提供url和tocken),在此需要认识和研究url和tocken的设计。 (3) 服务器根据用户发送的消息,准备消息回复给用户,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准备消息,可以是图文、文本、图片、视频等等格式,也可以是多条消息;消息准备完毕后,将消息发送给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再返回给用户;用户收到消息后,查看消息详情的时候,消息详情页面由开发者服务器提供,需要后台设计出能满足用户的功能。 (4) SinaAppEngine(简称SAE)是新浪研发中心推出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支持PHP、MySQL、Memcached、Mail、TaskQueue、RDC(关系型数据库集群)等服务,本平台选择SAE做为服务引擎,需要在SAE平台上面进行二次开发。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微信平台二次开发的软硬件环境的搭建。 (2) 基于微信平台和SAE公有云计算平台实现校园事务处理的二次开发。 三、项目研究与实施的基础条件 1.本项目组成员均是本科二年级学生,有较好的编程基础,此前做过校园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VC数据库的操作,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做过许多的游戏开发,有良好的编程条件,因此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2.本项目组包括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本科二年级学生胡月等五位同学,通过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了移动技术应用开发、C、VC++编程语言、Html编程语言、JAVA编程语言等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优秀的理论基础。 3.项目组成员自进入实验室以来,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熟悉了面向对象等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前期技术准备和实验测试。 4.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能力互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项目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