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0:2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期为古扬子海的一部分,古生代沉积发育良好,地层出露比较完整,而西侧由于较长时期隆起为古陆,古生代地层发育不全,多有缺失。

二迭纪后期,东侧海底裂隙性火山岩浆大量喷发,形成面积宽、厚度达1500m以上的多期玄武岩喷发活动;而西侧厚度迅速变薄,少量出露。中生代以后,燕山运动使全区断块式上升为陆,其中以东侧上升较快,遭受剥蚀,地层多有缺失,西侧上升缓慢,相对凹陷成为内陆湖翁地,接受巨厚的红色磨拉石建造沉积。新生代,继承了上升的特点,断块的继承性活动,加之各断块上升速度不一,产生了沿断裂的差异抬升运动,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接受新生代的河流、湖泊相的沉积。

就整个图幅范围来看,测区内出露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的河、湖相的砂砾石沉积,主要在图幅的东部,沿南北向的昆明盆地分布。其次在大普吉附近分布有少量的第三系地层。最老的地层为元古界昆阳群的砂板岩,分布于图幅的西侧双山一带。寒武系下统、泥盆系中、上统及石炭、二迭系地层在图幅范围内广泛分布,占整个图幅面积的80%~90%左右,下奥陶统及中寒武统的地层分布于图幅的西北角李子坪、白虎山一带,在虚凝庵、云南纸烟厂附近办见有少量中寒武统地层,上震旦统地层见于背斜核部。

第二章 地层和岩性

第一节概述

测区出露的地层,以寒武纪下统、二叠纪下统为主,并伴有大量喷出的玄武岩。区内多为海相沉积、有丰富的生物化石,梅树村阶以小壳动物化石为准,包括梅树村组和筇竹寺组下部,筇竹寺组的古老三叶虫Parabadiella.Eoredlichia等的出现和消失为上下界,沧浪铺阶是三叶虫繁盛阶段,Redlichia开始出现,并延续到早寒武纪未。龙王庙阶以油栉

虫科大量消失为特征,并出现R.chinensis。组与阶在本标准剖面上是一致的,但离开标准剖面组的界线往往是穿时的。

梅树村组平行不整合于下伏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岩岩溶侵蚀面上,梅树村组下部磷块岩,混有陆源碎屑,并夹薄层白云岩,代表海侵开始属海侵体系域(TST),中部海绿石夹层为凝缩段,上部磷块岩及顶部白云岩属高水位体系域(HST),白云岩顶层面有明显的溶蚀沟及充填物,说明海平面曾短暂下降,是白云岩暴露的标志。

筇竹寺组底部20~30cm含磷硅质岩和海绿石粘土岩,夹蒙脱石粘土岩,是典型的凝缩段,其下部不含三叶虫的黑色粉砂岩是海侵体系域,上部富含三叶虫的灰质,褐黑色粉砂岩,向上变粗,属高水位体系域(HST)。沧浪铺组滨海砂岩是一个新的海侵开始,向上变细为砂页岩夹砂岩,属海侵体系域(TST),龙王庙组白云岩是高水位体系域的典型特征。

因此本区下寒武统可划分为三个层序,组成一个二级旋回:在元古代昆阳群变质岩性基底形成后,到震旦纪扬子准地台西缘形成断陷继而形成陆表海,开始海侵。测区震旦晚期为障壁碳酸盐台地,沉积了较厚的藻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沉积,沉积延续到寒武纪,随着海水加深,还出现磷酸盐沉积。由于地壳进一步沉降,出现大面积海侵,形成一套低能的浅海粉砂、泥质碎屑沉积随后海水渐退,形成滨海相砂与泥质交替出现的碎屑沉积,最后为碳酸盐沉积,构成一个向上变浅的海退层序。

这一比较稳定发展的海侵—海退旋回后,测区上升为陆,受到较长时间的剥蚀,中泥盆世时,测区为准标平原低洼地形出现河流,湖泊,沉积了湖滨相及沼泽相陆相沉积,晚泥盆世又也现海侵,使测区出现障壁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了碳酸盐沉积,随之造陆运动又使其上升受到剥蚀。

下石碳世,出现剥蚀台地和沉积台盆(台沟)格局,测区处于台沟边

缘,形成深水碳酸盐沉积,出现厚度变化大的角砾状白云岩和砾状灰岩,接着又一次上升为陆地。

至二叠纪地壳又开始沉降,海侵迅速扩大,早期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砂泥质,铝土质及富含有机质沉积,随海侵扩大,造成开阔的碳酸盐台地,出现大量浅海碳酸盐沉积,早二叠世末上升为陆,晚二叠世,区域性的裂谷活动,断裂拉张,测区也现强烈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巨厚的玄武岩。

第二节元古界震旦系

测区出露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地层,该地层位于测区西南角大墨雨一带,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厚度约460米,与上覆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地层(∈1)呈假整合接触。

第三节古生界寒武系

测区出露寒武系地层有: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1)、筇竹寺组(∈

q1

y

y4

dn

)、沧浪铺组(∈1)、龙王庙组(∈1),与下覆地层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

h

cLdn

和上覆的泥盆系中统华宁组海口段(D2)呈假整合接触,本套地层连续沉积、其间无地层缺失,呈整合接触关系。组内泥质白云岩经长期风化作用,可形成沉积型粘土矿床。

1、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1)

出露于关山大沟、赵家村、大墨雨一带,岩性为兰灰色磷块岩夹硅质灰岩,钙质灰岩,厚约10米,与下覆地层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2、寒武系下统筇竹寺组(∈1)

分布于测区西南大墨雨一带,蟠处里南小哨背斜核部,还有在测区北东的自卫村水库,大风丫口一带也有分布,本组地层分为八道湾(∈1)段和玉案山段(∈1)。

q2

q1

q

dn

y

八道湾段(∈1)中上部岩性为灰、兰灰色含磷粉砂岩夹薄层粉砂质白云岩,下部为黑色粉砂岩,底部有一层厚0.4米的结核状海绿石硅质磷块岩及粘土质页岩、粉砂岩。主要矿物有粘土、云母质石英、长石等,厚度约89米。含小壳化石:Tannudine、Multifara、Srmir-nnous等。

玉案山段(∈1)中上部为黄绿色页岩夹薄层粉砂岩,下部为黑色页岩,底部以0.2米厚的灰黑色含砂质角砾状生物碎屑磷块岩作为标志层,与下伏八道湾段(∈1)分界。主要矿物有云母、石英、长石等,呈页理构造。厚度约71米,所含化石有:Foredlich、Yunanocephatusyeedi、intermeliayunanocephalas、kunmingellasp等。

3、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1)分布于测区北东部妙高寺、三华山一带,蟠处里背斜、大墨雨背斜均有出露。本组地层分为两段:红井哨段(∈

ch1

c

q1q2

q1

)、乌龙箐段(∈1)。

红井哨段(∈1)岩性以灰色、黄灰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

ch

cw

中夹少量黄灰色薄层页岩,具有明显的交错层理。主要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等。厚度约75米,所含化石:Lingulenasp

乌龙箐段(∈1)岩性以黄绿色、深灰色、灰绿色云母质砂质页岩为主,中夹薄层砂岩、云母质砂岩。上部夹少量粒状泥灰岩,下部夹两层暗紫红色铁质石英砂岩。厚度约70米,所含化石有:Redlichiamai、mansuyi、palaeoleuus、Mansug、obole、llasp等。

4、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分布于测区南东部筇竹寺以及妙高寺、小哨背斜一带。岩性以灰色块状泥质白云岩为主,夹少量黄色页岩。底部为含鲕粒泥质白云岩。厚度约23米,含三叶虫化石:Redlichia、murukamill、Resseret、Endv等。

第四节 古生界泥盆系

L

cw

搜索更多关于: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 的文档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jz5a13o667px008twlp8xswm2yhl0015h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