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8-12-25)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蔗中含有丰富的蔗糖,其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单糖
B.在HIV中由A、G、U、C、T五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8种
C.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D.ATP中远离腺苷的两个磷酸基被水解下来,剩下的结构是构成RNA的一种基本组成单位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多
B.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它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有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等
D.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 3、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和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谷氨酸既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还能充当神经递质 B.激素的受体有的在靶细胞表面,有的在靶细胞的内部 C.淋巴因子只能作用于B细胞,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快
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浓度和目的都不相同
5、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 B.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 C.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D.小肠液中的大分子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小肠腔的
1
6、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均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决定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更高 B.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生物膜仅缺少了核膜这一组成成分 C.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线粒体的数目会增多
D.光合作用是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反应的场所都在叶绿体
8、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1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 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 段,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
B.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50 ppm CO2/min
C.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下降 D.若第10 min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 9、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②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③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
④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0、下列关于体外处理 “蛋白质—DNA 复合体”获得 DNA 片段信息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2
A.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若该“蛋白质—DNA 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S型肺炎双球菌中 C. 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 DNA 的磷酸二酯键
D.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 RNA 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 mRNA 的起始密码子 11、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XY性别决定)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不止8个
D.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13、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板上 B.基因cn、cl、v、w在果蝇的每个体细胞中均能表达 C.朱红眼基因cn和白眼基因w为一对等位基因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没有基因v和w
14、家蚕(ZW型性别决定)茧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Y决定黄茧,y决定
3
白茧,基因I抑制Y功能而i无此作用。家蚕幼蚕体色正常(T)对透明(t)为显性且T、t位于Z染色体上。雄蚕产丝量多、白茧销量好。现欲选择合适家蚕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代中根据幼蚕体色选出结白茧雄蚕用于饲养。下列提供杂交组合中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是 A.YYIIZZ×yyiiZW B.YYiiZZ ×yyiiZW C.YyIiZZ×yyiiZW D.YyIIZZ×yyiiZW
15、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16、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17、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m-n
2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Tt
T
tt
T
TT
t
tt
T
18、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36% C.48% D.16%
19、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
4
上,现用一只表现型为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表现: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推测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I;I B.II—1;I C.II—1或I;I D.II一1;II—1 20、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1、右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B. 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C. 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以是[①②③ D.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22、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相关激素。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
B. 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Ⅱ是促甲状腺激素 C. ③④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甲、乙有促进作用,属负反馈调节 D. 对人体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2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