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计划
【篇一】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计划
一、家访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现代教育形式的发展告诉我们,单纯依靠教师是搞不好教育的,必须和家长密切配合,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家访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使教师、家长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们个方面的素质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管理好班级,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只在学校了解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也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大部分是通过家访来实现的。通过家访教师同时也可以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等等。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家访。结合本班实际,特制订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 二、家访目的要求
1、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2、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进的教育信息。
5、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向家长传授较科学的家教方法。
6、家访时不可与家长发生争吵和冲突,态度要和蔼,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7、家访后要及时记录和整理,不断经验教训。 三、家访重点
1、落后生,查找落后的原因及在家表现。 2、优等生,了解在家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 3、问题生,随机家访。 四、家访准备 1、了解学生
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
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家访时间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4、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
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五、家访时间安排
家访一般不占用教学时间(特殊情况除外),主要安排在双休日或下午放学,一天可访问1-2人。 【篇二】小学教师家访个人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指导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径,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掌握与家长交往,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一、联系与沟通
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幽默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
委婉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
灵活语言灵活指说话人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确定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并且在情况突然变化时能迅速地调整其说话的内容与方式。
分寸学校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