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看了以上图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假如你要参加以“当今儿童成长方式”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想就以上图画写一篇发言稿,你会怎么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
别让圈“圈”住了你我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休闲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从滚铁环到朋友圈,看似只是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实则反映着中国的发展与变迁。
“滚铁环”与“呼啦圈”是中国在起步。你可否记得爷爷小时候生活拮据,物资匮乏?也许当时最大的快乐就是与伙伴们一起奔走、滚铁环;你可曾听说爸爸小时候最爱玩的就是呼啦圈,这个圈虽然少了与伙伴玩乐的趣味,却依旧没能分开伙伴之间的联系。人们逐渐投身于建设事业,与朋友之间的集体娱乐慢慢变成了个人娱乐。这时中国已经站上了新起点,饱含着人们的希望,准备起跑。
“朋友圈”则是中国的腾飞。“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信息畅通,网络广布,5G将至,中国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朋友圈是科技的展现,更是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缩影。人们的休闲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在朋友圈里便能知万事、至各地。
然而,朋友圈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信息爆炸充满生活,虚假信息大肆扩散。大量信息涌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把人们包在了信息圈里无法动弹,索尔仁尼琴曾说,“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种不必要的负担。”种种耸人听闻的谣言充斥着网络平台,不仅扰乱着老百姓的生活,伤害的更是老百姓的利益。
人人低头注视手机,日常交往冷漠至极。朋友圈的确方便了好友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知道朋友们的生活,却又在无形中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君不见同学聚会围坐一起,到头来每个人沉默寡言在看手机?君不见孩子们沉迷于朋友圈,在现实中却不知怎么与父母沟通交流?网上活跃似脱兔,现实交往成问题,类似的网络社交综合症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管子》曾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们如今在使用朋友圈时,不该被它支配了左右,朋友圈这种休闲方式的确比滚铁环和呼啦圈有乐趣得多,但其中思于言、真与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利用它来丰富生活,而不是拖累生活?顺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应该谨慎选择。
环顾寰宇,世界各国的交流往来变得频繁,世界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网络连接的地球村,我们要用好“圈”广结善友、传播中华风范,也要用好它感受生活,别让它圈住了身边你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题是一则漫画作文,漫画的题目是《三代人》,漫画的内容是:爷爷小时候玩“滚铁环”,爸爸小时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爸爸和爷爷小时候玩的“圈”是与运动健身有关的实物,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我”则利用通讯媒体虚拟的“朋友圈”与外界进行交往,看似简单便捷,但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生机与活力。并且,从漫画中的三代人的表情看,爸爸和爷爷玩得兴高采烈,而我身背一个大“书包”,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耷拉着脑袋,不难推断出,繁重的学习任务已经影响到“我”与伙伴的交往,“我”只能选择“朋友圈”进行交流。
纵观三幅图片,这里面隐含有“变”与“不变”的要素,变的是年代,变的是童年的活动方式,这里面隐含一个主题:不同的年代,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童年的活动方式也随之变化,这是时代向前、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不变的是“童趣”对成长身心的影响。对照三幅图片,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活动相对有活力,生机盎然,而“我”的童年略显沉闷,虽然也能通过“朋友圈”收获交往的乐趣,但这种乐趣是建立在高科技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缺少面对面的真诚与活力。甚至“我”这一代可能过度地依赖通讯媒体,对身心的健康成长难免有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三幅漫画之间既存在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游玩方式与“我”进行比较,还存在主次关系,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的童年来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明白了这些,就不难找到解读漫画主题的路径: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适合身心成长的交往环境?如何正视与接纳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诚然,对“我”的圈子生活,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言之有理皆可。
再看作文要求,有明确的写作任务:“假如你向《长沙晚报》投稿,发表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虽然语境没有特殊要求,但行文应体现向报社投稿,阐述见解的特点,写成议论文为宜。 参考立意:
①放下沉重的书包,远离虚拟“朋友圈”,回归现实生活,找回“逝去”的童趣。 ②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但童年的乐趣是不变的,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
③通讯科技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孩子之间的交往变得便捷丰富,但警惕这一些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风物长宜放眼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好好去适应,用心去寻找属于这一代人的快乐和精彩。
⑤三代人的生活,从有形的圈子到无形的圈子,从自然随性的生活到与科技紧紧相连的生活,昭示着时代的变迁。 好的标题:圈里的人生
一圈一时代
从圈子窥见时代 个人圈,时代圈 圈里圈外
理性看“圈子”
我们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圈子?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圈一时代,代代无穷已 正在消逝的童年
的走出“朋友圈”,找回真童年 一个人,一个圈,一代人
议论文结构:
开篇点题:三代人的圈子,反映三个时代,三种人生。
展开分析:爷爷的圈子,随性自然,也反映物质和娱乐生活匮乏。
爸爸的圈子:轻松健康,可见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变好。
进一步分析:我的圈子,反映现实生活圈子的狭小,学业负荷的加大,虚拟的“朋友圈”应运而生,也有助于视野的开阔,社交的创新,体现科技时代的进步。
照应观点:理性看待三代人的“圈子”,各有各的优点,又各有各的制约,不宜简单对比、做出褒贬。
联系现实:这一代的孩子,生活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有童年的快乐,充分利用好“朋友圈”,又不被它左右与牵绊。
再次点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风物长宜放眼量。 可用素材:
1、当今时代“朋友圈”大了,肩上的书包也沉重了;网络世界给予了我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却又变相剥夺了我们享受其他乐趣的权利,令人深陷其中而不自拔。我们身在新时代的潮头,无法对信息时代的浪潮说“不”,把时代的进程推到三十年前,甚至六十年前。因而,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急流勇退,更应勇立潮头,应该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过好自己的童年,千万不能沉迷网络。
2、三代人的童年,三种不同的“圈”,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也让人不禁发问:“被朋友圈‘绑架’的孩子们能否拥有一个充实而又幸福的童年?”思索再三,孩子们不为网络困,复得返自然。网络诚可贵,健康价更高。网络直播博眼球,甘为主播送“跑车”;朋友圈里晒新装,不得点赞不罢休;王者荣耀拼手速,历史人物齐上阵……网络世界纷纷扰扰,让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现实生活一事无成,让原本身心健康的学生们戴上眼镜,彻夜不眠。网络的确能开拓我们的眼界,传递即时信息,但是倘若一心向网,只落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叹息。
3、若为愉悦故,运动不可弃。身心愉悦是求知求实的基础,是人生价值中一串零之前的一。望当年,刘翔逐梦赛场,跨过无数栏,终创佳绩。想今朝,张继科纵横乒坛,完成大满贯,续写辉煌。他们是荧幕前光鲜亮丽的公众人物,向世人传达“我运动,我快乐”的理念。他们也是染过尘埃、行过荆棘的普通人,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在运动中愉悦身心。朋友圈里的热闹是别人的,一跑一跳间的满足才是自己的。
4、自然藏本真,点滴见真理。如果说网络是一本百科全书,身处其间可以遍寻知识。那么,自然则是一个宝藏,无穷真理正在等人探寻。君不见,钟扬教授上高原,于风雪间发现生物奥秘,于实验中提取抗癌成分。君怎知,张渠伟下基层,于山野间探究脱贫之道,于农户家询问百姓得失。一粥一茶,当思之不易。一亲一友,当常伴左右。回归现实,回归自然,于实践中出真知。不为网络困,运动显活力。复得返自然,生活更充实。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标题】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