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2016 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 卷分卷一( )和卷二(非 )两部分。 分
120 分,考 120 分 。考
束后, 将本 卷和答 卡一并交回。
卷一 (
共 50 分)
本卷共 20 小 ,在每小 列出的四个 中,只有一 符合要求, 将符合 目要求的
字母代号 出,填涂在答 卡上。
一、(本大 10 个小 ,每小
2 分,共 20 分)
1.下列 中加点的字,每 音都相同的是 A .庇 / 益 湍急 / 惴惴不安
. . . .
C沉湎 / 冠冕堂皇 .国粹 / 憔悴
. . . .
B.主角 / 号角
. .
D.沮 / 咒
. . 自 / 栩栩如生
. . 屏障 / 屏气凝神 . .
2.下列 中,没有 字的是
A .松弛 C.斑
和力 曲
口干舌燥 甜言蜜
B.脉博 D.气概
孺子牛 度假村
断章取 不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 的 ,恰当的是 ①我 只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就会
到人生很多的苦与 。
②蒲松 故居有一个
的小花园,园中几尊怪石,增添了“聊 ”的气氛。
跌落了 100 次,
B.体 D.体味
要安静地开始第 101 次的攀爬。
③人生正如攀爬高山,
A .体味
精制 如果 那么 精致 如果 那么
精制 即使 也 精致 即使 也
C.体
4.下列句子中 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 .“我不知道是 的挂号信退回来了?” 傅 。
B.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 :一是“ 任心”
,二是“趣味”。
C.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 板等)通 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D.中国的年俗:如剪窗花呀、 春 呀、放鞭炮呀??每一 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 的使用, 的是
A .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 会在新加坡 行,参 者大多是初出茅
....
。
的小将。
B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 ? . 道大自然那无与 比
....
C .大学生跳河救人的事迹,一 媒体 道,就被 得 城 雨
....
D. 位成功的企 家慷慨解囊, 助了多名失学儿童。
....
6.下列句子中, 意明确,没有 病的是
1
A .目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正在不断提高。
B.青年教师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C.研究表明,吃适量的水果、蔬菜和苦瓜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病。
D.由于剧本的原因,演员巩俐曾多次婉拒好莱坞的邀约。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
②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
③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
④她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⑤池塘里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
A .③⑤②①④
B.②⑤①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⑤③④②①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 《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 ,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一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
;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了黛玉初进大观园,与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相见的情景。
B.《明湖居听书》刻画了王小玉的艺术形象,细腻传神地描摹了说唱艺术之美。
C.《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讲述了小男孩拉索尔在母亲的教育下逐渐成长的故事。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不顾公爵的劝说,割掉了巴萨尼奥身上的一磅肉。
10.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是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A . 上阕写词人因春天离去而倍感寂寞,希望唤春回来,与它同住。
B.下阕写词人向黄鹂询问春天的踪迹,但鸟儿的鸣叫无人能懂。
C.词作表达了对春天深深的眷恋,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D.词作构思新颖别致,语言豪放旷达,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二、(本大题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
2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
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膳食纤维
7 类,还包含许
基于这个原
多非必需营养素。 如果长期缺乏某种营养素, 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些疾病。
因,人们希望通过日常补充营养素来“防病于未然” 。
据估计,约有半数的美国人和近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每天都会服用某种补充剂。
在中国,有 10%~
20%的人经常补充营养素。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补充营养素吗?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从日常食物中就可以获得。一些特殊人群需要补充特定的营养素, 比如幼儿、孕妇、老人需要补充适量维生素 D,孕妇需要补充适量叶酸。如果不是因为某种疾病或饮食习惯(比如素食)导致营养缺乏,非特殊人群实在没有补充营养素的必要。
目前流行的这种“没病乱吃药”情况,不仅浪费钱财,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比如,人
体每天摄入的维生素 A 超出必需量 1.5 毫克,会干扰维生素 D 的有益作用,甚至还会影响骨骼健康,过多的维生素 D会导致钙在血液中堆积, 从而引发呕吐和肾脏问题。 大量服用维生素 E 补充剂会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既然对多数人来说, 补充营养素并没有多大用处, 甚至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 为什么还有那么
多人坚持补充营养素 呢?由于营养素类药物通常较便宜, 人们购买起来经济负担不大, 就容易出现
.......
随意购买的行为。 不少人并没患上缺乏营养素的疾病, 而仅仅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才用补充营养素的方式来“保险” 。大多数人补充营养素时,抱着“万一有用”的心理。另外,长期服用者可能因为营养素补充剂具有的 “安慰剂” 作用而对其产生心理依赖, 有的长期服用者停服之后会
立即产生身体不适感。
我们真的需要补充营养素吗?其实很简单, 去问问医生, 他们会给你合理的建议。 对于多数人
来说,多样化、合理、健康的饮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科学补充营养素,才能避免出现“花钱买病”的尴尬局面,给自己一个健康的未来。
11.下列对人们“坚持补充营养素”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人们一般能够承受营养素类药物的价格。
B.补充营养素是为健康来“保险” 。
D.医生建议所有人应该补充营养素类药物。
C.长期服用可能使服用者产生的心理依赖。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补充过量的维生素 E 会影响骨骼健康。
B.营养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因此应大量服用。
C.日常饮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人必需的营养素。
D.半数的美国人和英国人都喜欢补充一些营养素。
1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是
A .科学补充营养素
B.营养“保险单” C.吃出你的健康
3
D.营养素的功与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