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
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电量图,完成1~2题。
1.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
2.下列缓解“弃风限电”主要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 B.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 C.通畅能源外送通道 D.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历史悠久;我国能源储量大,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短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但这不是“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风电规划中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甘肃、蒙东、
蒙西和河北等大型风电基地都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本地电量消纳空间有限,而电网外送能力又不足,只能弃风。第2题,缓解“弃风限电”的主要措施可以放缓风电基地建设速度,提高本地区风能消纳能力,通畅能源外送通道,但靠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弱风速不是解决的措施。
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是一般温度高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8年3月,我国第一口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开发井在海南圆满完钻。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C.技术
B.市场 D.气候
4.图中干热岩发电过程,遵循的地理规律或原理是( ) A.大气保温作用 C.地壳物质循环
B.水循环 D.大气环流
5.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受天气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答案 3.C 4.B 5.A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干热岩发电的技术在部分科技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才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说明干热岩发电对技术要求高,
B.受地域的影响小 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因而制约我国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技术。选C。第4题,干热岩发电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人造设施模拟水循环的相关环节(注水井相当于水分下渗,生产井相当于水分蒸发),收集水在循环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的过程。选B。第5题,读图可知,干热岩发电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天气影响小,A正确;风能、太阳能、干热岩资源都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受地域的影响都很大,B错误;干热岩发电需钻探深厚的岩层,电站建造成本高,C错误;干热岩发电技术在发达国家尚未成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说明其技术难度大,D错误。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有关a、b两地的资源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热量和水资源丰富 B.b地光照和水资源丰富 C.a地热量和风能资源丰富 D.b地地热和风能资源丰富
7.关于a、b两地共同能源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不可再生 C.密度大,聚能容易
B.发电量常年稳定 D.清洁,不排放温室气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