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梧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名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他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的激素是 A.胰岛素 【答案】B 【解析】
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解答: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如图所示: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无生育能力,可判断其幼年时期体内很可能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内分 位置 泌腺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位于大脑的垂体 下部 素等 位于颈前甲状腺 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散布于胰腺胰岛 中 故选B
2.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长,长约5~6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 绒毛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消化液种类多,据此解答。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D.小肠壁内有肠腺
分泌胰岛素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 分泌甲状腺激素 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状腺激素、促性腺激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功能 激素分泌异常症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的结构特点: A、小肠长,长约5~6m;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利于吸收,正确;
B、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利于吸收,正确;
C、绒毛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正确; D、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小肠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去吞噬病菌的是( ) A.白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功能是运输养料和废物,还能运载血细胞;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血细胞的功能。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C.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详解】
A.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是人体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B.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我国儿童都享有计划免疫权利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C.注射进入人体的疫苗作为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C正确。
D.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叫计划免疫。我国儿童都享有计划免疫权利,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及作用。
5.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步骤与对应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的一部分--抑制叶绿素的形成 B.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C.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检验有无淀粉生成 D.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把淀粉运走耗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 【详解】
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这样就形成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所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A错误;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所以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B正确; 淀粉的特性是遇碘变蓝,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有无淀粉生成,如果有淀粉,则叶片变蓝,如果没有淀粉,则叶片不变蓝,C正确; 要检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就要保证实验前叶片内不能含有淀粉,所以在实验前要将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或消耗。 D正确。 【点睛】
弄清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每一步骤的目的。 6.关于传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性花要进行传粉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B.两性花都进行自花传粉
D.黄瓜进行异花传粉
C.不同种植物间进行的异花传粉,花粉不能萌发或萌发不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在花成熟时,这些花粉会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花粉从花药散落出来后,落到此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异花传粉.因此能够完成自花传粉的花,一定是两性花,而两性花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单性花要进行传粉只能进行异花传粉.从花粉落到柱头上后,柱头对花粉就进行“识别”和“选择”,对亲和的花粉予以“认可”,不亲和的就予以“拒绝”. 故选B.
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D.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C 【解析】
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小,A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B错误;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C正确;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D错误。
8.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地点 水泥路上 水槽边的石头下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干草地中 鼠妇只数 0 24 18 2 A.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B.在此实验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C.此实验他们可以“提出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D.“种花的湿花盆底下”和“水泥路上”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常用到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注意唯一变量即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其余条件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同,且有利于生物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详解】
A.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鼠妇24只、庭院里的花盆底下鼠妇18只,而水泥路上没有,干草地中只有2只。所以,“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A正确。 B.科学探究中,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相互帮助,取长补短,B正确。
C.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所以提出的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C正确。
D.“种花的湿花盆底下”和“水泥路上”,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9.下列植物培育方法中,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马铃薯块茎会长出小芽,带芽的小块种植后可以长成植株 B.用仙人掌作为砧木进行蟹爪兰的嫁接,蟹爪兰萌发出新芽 C.将水稻种子用温水浸透,培育一段时间后发育成稻秧 D.将菊花茎干下部插入湿润土壤中,可生根发芽长成新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新的性状;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能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 【详解】
A. 马铃薯块茎会长出小芽,带芽的小块种植后可以长成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不符合题意。
B. 用仙人掌作为砧木进行蟹爪兰的嫁接,蟹爪兰萌发出新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不符合题意。
C. 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是有性生殖,所以将水稻种子用温水浸透,培育一段时间后发育成稻秧,属于有性生殖,故C符合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