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1.认识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应具备的特征(生命观念) 2.总结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科学思维) 3.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科学探究)
- 1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类型
- 2 -
特点 类型 S型 R型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菌落 荚膜 毒性 光滑 粗糙 有 无 有 无
(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结论: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①②分别说明荚膜多糖、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
(2)实验③④说明DNA有转化作用,DNA的水解产物没有转化作用。
- 3 -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提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
2.从格里菲思的第④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
提示:S型活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
3.从格里菲思实验中的第④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菌细菌。
(×) (×)
提示: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
4.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
(√)
5.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 4 -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项目 培养细菌 实验对照 体内转化实验 在小鼠体内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 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巧妙构思 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1)所用材料相同 联系 (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3)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体外转化实验 体外培养基 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