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有着凹凸面变幻的变形虫(amoeboid)外形,五个手臂从室内伸出与室外空间融合。而且,室外空间也穿透室内,形成内部的两个庭院。横滨OkurayamaApartments(2006)可看作是花房的倒置,它的平面并非从中心向外部扩散定义,而是从边界开始内向定义。花房的室内空间变为OkurayamaApartments的室外空间,这种倒置反映了两个基地的差异性:花房的基地位于一片大果园中;OkurayamaApartments的基地则位于城区,两者都消除了室内外的等级差异。【OkurayamaApartments】上述可知,在一些案例中,室内外的可交换性是基于室内与室外庭院在几何图式上的平等性,在另一些案例,如最后两例中,则基于凹凸起伏的波浪线两侧的各自独特性。6、精细尺寸与缩放比例(RefiningDimensionsandStretchingProportions)“我们开始于纸上的简单图式,而不考虑重力和材料尺寸。在这些图示中,概念逐渐清晰。在从2维图式向3维图式的进化中,许多想法开始产生。我们小心翼翼的对待这个进化过程,避免失去清晰度。比如在图示中,当两个空间紧密结合时,中间是1m的厚墙还是16mm薄墙,区别是巨大的……两个房间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种方式来感受”。妹岛与西泽建筑的特征之一,便是平面和剖面有着图解属性(schematicnature)。然而,最有趣的是,这些看上去很草的图式便是建筑师所认为的建筑的实质。草图只需要某些线条和偶尔的点,但开发与建造需要严格对待这些线条与点,没有尺寸、不提供厚度、降低建筑的地形学属性。在一次访谈中,妹岛声称,“对我而言,物质性的厚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最小厚度的外墙以一种十分直接的方式联系内外空间,在空间分割方面,最小厚度的外墙可以使得相邻的用房保持紧密的空间联系。在李子林住宅中,墙体从3cm到15cm的变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并能创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薄墙是设计要求,它占用了最小的空间,允许多样的开洞,而无需被强作为物理的结构体”。需要保持小厚度的不仅是垂直墙体,还有水平楼板。在东京Dior表参道店(2001-2003),“我们决定通过将楼板的上、下侧作为分开的两层的方式,将楼板隐藏在光滑的(glazed)表皮后面。否则,楼板看起来太过明显”。【东京Dior表参道店】除了精细化墙体和楼板的尺寸,妹岛和西泽将体量与空间的比例激进化,并消除它们的物质性(corporeal),给予其空间感(spaciousness)。歧阜住宅的轻巧感部分是因为外墙的轻盈,另外则是由于体块中穿透着空中平台。然而,更重要的是建筑的厚度看起来非常的薄。还有些例子也有着较之深度和高度尺寸长得多的长度,比如在横滨老年人护理中心,长平面、窄宽度、低矮高度赋予建筑轻巧感。对于Dior表参道店,建筑师解释道,“我们利用地区规划的30m限高,塞入尽可能多的楼层面积,因而我们同时利用楼板层和天花板层来水平分割体量,创造出极高、极低、正常的三种层高”。如此一来,4层的公共使用空间开起来有八层。德国矿业同盟管理和设计学院(2003-2006),强调的是连续楼层中的层高差异,建筑视觉上是一个立方体(平面35mx35m,高度34m),人们无法辨认其楼层数量。一层净高高达9.8米,屋顶层是半封闭的空间,高度为7.29米。如项目总结中所述,“根据功能需求,建筑体量是超大的,它足以应付大型工作室空间、,并有着超常的层高……一个非凡壮观的空气体积”。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中,盒子错位堆叠以制造采光天窗,通过这种方式,立面不以楼层划分来显示,每一个立面都有着不同的构图。建筑在地面层上有10个楼层,包括屋顶的2层机械层,但是从外观上看,我们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是3/4/5/6层,内部空间看起来也会比实际的要高,路人无法确知其实际层数。【德国矿业同盟管理和设计学院】SANNA设计的建筑的轻盈感并非使用轻质材料的结果,而是对建筑成分的尺度进行裁减,以保持一种极端的比例关系。结果,建筑的纤细轻巧不仅表现在墙体和柱子,更在于整个体块。另外一些情况则是,内部空间保持非常的高度,使其有着出乎意料的三维空间感,而有别于一般现代建筑的水平空间感。7、结构的中立状态(NeutralizationoftheStructure)“与结构工程师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适当地建造起薄墙,更是为了概念的清晰性。因为二维的概念将会向3维转化,这个过程中,结构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妹岛和西泽将方案平面所显示的空间的拓扑组织,或者剖面视作建筑的现实构成成分,结构作为建筑的构成要素,不应成为主角,而应在知觉上消失。这表示着结构和墙体间等级性的消除,多种方法可以达到结构角色消失的效果。方法之一是让柱子尽可能的纤细,这使得柱子数量会成倍增加,同时,柱子的物质性被尽可能压缩,以达致看起来消失的效果。在ParkCaféinKoga(1996-1998),建筑师努力制造一个自然中的场所,而非在自然中安置一个物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建筑师使用了只有25mm厚度的梯形钢板(Keystone-steelplate)作为屋顶板,由100根直径60.5mm的钢柱支撑。这些钢柱自由排列,“就像在森林中”。在伊利诺斯工学院中心,整个建筑被直径为5.5英寸的柱子所支撑,步行期间好像穿过森林。在访谈中,妹岛解释道,“我们使用非常纤细的柱子和非常厚的玻璃作为分隔物,我们想研究减少结构与分隔体之间的等级性的概念,通常说来,结构是第一位的,分隔墙是第二位的。这里,我们要让结构消失,却让隔墙变厚”。【ParkCaféinKoga】在NaoshimaFerryTerminal(2003-2005),建筑看起来十分轻巧,因为柱子和钢板屋顶都很纤细。海上的观者都很难认出该站点。然而,在屋顶下,人们会对其占用巨大的水平面(horizontalplane)留下印象,其边缘是景观的上框,可容纳大量活动的用房在屋顶下。为了提高景观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在等候区或者咖啡区,屋檐下的楼层从边缘向60cm高的地方逐渐升起。【NaoshimaFerryTerminal】另一个让结构中性化的方法是将其与围墙合并,让围墙本身成为结构体。在阿尔梅勒剧院,建筑师说,“区分结构体与分隔墙很重要,墙体中的诸多部位对整体结构有贡献。我们努力想让墙体厚度一致,,这意味着,每一幅墙,部分是结构、部分透明、部分不透明、部分是为了隔音。因此,每种材料具有等值性”。“虽然墙体部分承担结构作用,我们努力使其尽可能纤细,同时让每一处空间感觉上更为独立”。另一个中性结构体的例子是矿业同盟管理和设计学院。这所房子处于造价考虑使用混凝土。然而,作为结构与维和物的墙体只有150mm厚,它还包含有热水管网,以达到保温要求。方形平面内,结构体只是两根细柱和三个垂直交流及便利设施。其它的作为结构墙体的表层材料包括钢、铝板以及亚克力板(acrylicsheeting)。8、氛围效果(atmosphericeffect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