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八 钻扩铰φ16孔 工序九 钻孔φ6,锪孔
工序十 钻M8底孔φ6.6,攻M8孔 工序十一 铣槽6x1、铣槽6x9 工序十二 检查 工序十三 入库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推动架,零件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毛坯。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 内孔和外圆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称《工艺手册》)表2.2~2.5,取φ32内孔单边加工余量为2. 2.4.2 铣削加工余量为:
粗铣 1.5mm 精铣 0.5mm
2.4.3 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中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2.5 工序十 钻M8底孔φ6.6,攻M8孔
2.5.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铸造。 机床:Z5215A摇臂钻床
第三页
刀具: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φ6.6高速钢麻花钻,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αo=120°。 2.5.2. 切削用量
查《切削手册》 f?0.70~0.86mm/r lf?0.70mm/r
d?9.56.6?1.39?3 所以,
按钻头强度选择f?1.55mm/r 按机床强度选择f?0.63mm/r 最终决定选择机床已有的进给量f?0.48mm/r 经校验
Ff?708?5Fma x校验成功。
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后刀面最大磨损限度(查《切削手册》)为0.5~0.8mm,寿命T?60min. 切削速度
查《切削手册》 vc?10mm/r 修正系数 KTV?1.0 KMV?1.0 Ktv?1.0
Kxv?1.5 K1v?1.0 Kapv?10 故vc?15mm/r。
ns?1000v1000x15??530.7r/min ?d03.14x9查《切削手册》机床实际转速为nc?452r/min 故实际的切削速度vc?校验扭矩功率
Mc?73Nm Mm?144.2Nm 所以Mc?Mm Pc?1.7~2.0kw?PE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d0ns1000?9.36mm/r
2.5.3计算钻工时
第四页
tm?L?l10?10??0.06min nf452?0.7第三章 夹具设计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加工要求和基准重合原则应以端面和孔φ32定位。定位原件应选择“一面两销”,
3.1.1 两和定位孔的中心距L L= 600.01mm
两销的定位和中心孔的距离一样 3.1.2取定位销的直径为 短销φ32k6=φ32 长销φ16k6=φ16
3.2.夹紧装置
mm
mm
因为是中批生产,不必采用复杂的动力装置。为使加紧可靠,我使用快速螺旋卡紧机构进行夹紧。
3.3 夹具在钻床上的安装
本工序是在Z5215A摇臂钻床上进行的,应该把底座用螺钉固定在床身上。
3.3 夹具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1).最大外形尺寸长55mm,宽150mm,高207.5mm。 2).底座的厚度30mm,固定板厚度15mm。
2).影响工件定位精度的尺寸和公差:两定位销孔的中心距600.01mm;短圆柱销与工件的配合尺寸φ32H7/n6;长圆柱销与工件孔的配合尺寸φ16H7/n6。
第四章 拉刀设计
在L6110型卧式拉床上拉制图4-30所示零件的孔。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735Mpa,185~220HBS,预制孔为钻孔,尺寸见表4-59。要求设 计一把圆孔拉刀。
=
mm,
=
mm,
=
mm。
第五页
其余
图4-30
设计步骤:
1) 选择拉削方式 综合式拉刀较短,适于拉削碳钢,拉削精度和表面质
量并不低于其他拉削方式,且拉刀的使用寿命较长。因此,选择综合式拉削。
2) 选择拉刀材料 按表4-15选W6Mo5Cr4V2高速钢按整体式制造拉
刀。 3)
选择拉刀刀齿几何参数 按表4-18、表4-19选择,切削齿==
4)
, 校准齿=
,=
,
,
(粗切齿≤0.1 精切0齿
0.2 校准齿 0.4)。
确定校准齿直径 以脚表o、ω、m、c、g、j和x依次表示拉刀、预
制孔、拉削孔、粗切齿、过度齿、精切齿和校准齿。
=
+δ=25.031
5)
确定拉削余量 计算余量(按表4-16)为
=0.005
+(0.1~0.2)
=(0.005×25+0.15×
)
mm=0.947mm,取锥柄麻花钻φ24.0mm,实际拉削余量为
A= - =(25.031-24)mm=1.031。
6) 取齿升量 按表4-20,选取粗切齿齿升量=0.02mm。
第六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