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支架零件工艺工装设计-毕业设计(有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0:0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 8)

设计齿屑槽

(1) 计算齿距 按表4-24,粗切齿与过度齿齿距为

P=(1.2~1.6)

=(1.2~1.6)

mm=6.6~8.8mm,

取P=8mm,

精切齿和校准齿齿距取为

=

=(0.6~0.8)P=5.5mm。

(2) 选取容屑槽形状 查表4-26,选取曲线齿背型。

(3) 确定容屑槽深 查表4-28得容屑系数K=3.5,则

h≥1. 13 =1.13×mm=2.32,取h=3mm,粗切齿和过度齿由表4-26取槽深h=3mm,精切齿和校准齿取基本槽h=2mm。

(4) 校验同时工作齿数 按表4-25计算。

=30/8=3,=3,=3+1=4。

满足3≤≤8的校验条件,合格。

9) 确定分屑槽参数 拉刀粗切齿与过度齿采用弧形分屑槽,精切齿(最

后一个精切齿除外)采用三角形分屑槽。弧形槽按4-30设计,当

=24mm,槽数

=12,槽宽α=

(0.3~0.7)mm=24×

α=(2

(0.3~0.7)mm=2.8mm,切削宽度

×24×

=2D

3)=3.5mm。 因>α可使拉削表面质量较好,前后

=25mm,槽数

刀齿重叠拉削而无空隙。三角形槽按表4-29设计,n=(~)п

=14,槽宽b=1~1.2mm,深=0.5mm,槽形角ω≥

前后刀齿的分屑槽应在圆周方向错开半个槽距,交错排列。 10) 选择拉刀前柄 按表4-34,选用Ⅱ型-A无周向定位面的圆柱形前柄,

取D1=20mm,D2= 15mm。拉刀不需设后柄。 11) 校验拉刀强度 按表4—38,表4—39,表4—40计算最大拉削力。

根据综合式拉削特点,切削厚度

=

=2,

=155×25π/2×4×1.27

K1K2K3K4K5×

第七页

×1.15×1.13×1×1×kN=40.16kN

拉刀最小截面为前柄卡爪底部,其面积为 ===176.625

危险断面部位的拉应力为 σ=

=

GPa=227MP

按表4—15,高速钢拉刀许用应力【σ】=350Mpa,显然σ<【σ】,

拉刀强度校验合格。

12) 确定拉刀齿数和每齿直径尺寸 取过渡齿与精切齿齿升量递减为:

0.03mm,0.025mm,0.020mm,0.015mm,0.01mm,0.01mm,共切除余量。

+

=2(0.03+0.025+0.020+0.015+0.01+0.01)=0.22mm

其中,前2齿齿升量大于0.5fz,属过渡齿,后4齿齿升量较小,属

精切齿。 粗切齿齿数按下式计算后取整数为:

=A-(

+

)/2fz+1=11

粗切齿、过渡齿、精切齿共切除余量, 【(11-1)×2×0.04+0.22】mm=1.02mm

剩下(1.035-1.02)mm=0.015mm的余量未切除,需增设一个精切齿

切到要求的尺寸。 按4—21取校准齿7个,拉刀总齿数为

+

+

+

=25

13) 设计拉刀其他部分

前柄 L1=90mm D1=20f8mm

颈部 L2=m+B+A-L3=110mm;D2=D1-0.5=19.5mm 过渡锥 L3=10mm 前导部 L4=40mm D4==24f7mm

后导部 L7=18mm D7=

=25f7mm

拉刀前柄端面至第一刀齿的距离L1`=Ll+L2+L3+L4=255mm 13) 粗切齿与过渡齿长 L5=8×(11+2)=104mm 精切齿与校准齿长 L6=5.5×(5+7)=66mm 第八页

拉刀总长L=L1`+L5+L6+L7=443mm 按表4—44允许拉刀总长度为800mm 长度校验合格。 总结

三个星期的工装夹具的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完成了这次任务,整个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我们在快乐中共同学习,学习中共同进步.

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毕业设计前一次重要的实践设计,对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知识的综合性很强.更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困难就会接踵而至.这就需要反复的查阅资料、反复的思考和相互间的讨论,经过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后,理论知识才会真正的属于自己,而且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以后要是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有相似的经验作为借鉴和指导.为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做铺垫.

在此次收获课程设计成功经验的同时,再次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

第九页

附录

铣床专用夹具装配图 1张 夹具体零件图 1张 圆柱形拉刀工作图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参考文献

1.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2.杨黎明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3.王绍俊主编《机械制造工艺手册》 4.倪小丹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5.《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指导书》

第十页

1张 1张 1张

支架零件工艺工装设计-毕业设计(有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leol4b08l9lpyv23wwc1symv1joq10074y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