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自编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实验指导
(园艺专业本科使用)
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撰写人;刘卫红
?生理生化教研室
2014.4
实验一 田间试验设计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田间试验设计和小区布置图的绘制方法。要求做到:设计要符合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田间小区的要求;图形中的长度要与实际长度符合比例;用绘图铅笔绘制,一律采用实践,并力求美观、整洁。
二、资料、用具 (一)用具
直尺、铅笔、绘图纸、皮尺、测绳、划行器、计算器及必要参考资料。 (二)资料
[资料一]有一水稻栽培试验,分3种施肥水平(A1、A2、A3),四种栽植密度(B1、B2、B3、B4),共12个处理,4次重复,分别采用:
1.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50㎡。 2.裂区设计,副区面积16。
[资料二]有一甘蓝品比试验,供试品种分别为:争春、新丰、新铁头、中甘8号等,要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三、内容方法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3~5人,每组选取上述资料或由教师自定资料进行设计区划,分为三步:
首先,由教师在课堂进行步置; 然后学生独立进行区划; 最后由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和讲评。
四、作业
1.根据上述资料,按要求的比例绘制田间试验设计区划平面图。注明试验地、小区的长和宽,占地面积及试验地方位和土壤肥力、小气候等条件的变化特点。扼要说明设计区划的依据。
2.按照田间区划平面图,依据区划的要求与方法在田间试验地进行区划。
实验二:资料整理及特征数计算
试验数据整理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资料整理和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要求会使用EXCEL绘制的图表、图形,以及公式的编辑和计算。 二、资料、用具 (一)用具
机房、计算机、打印纸。 (二)资料
调查某大豆品种84行单株生产力(g)列于下表
大豆品种单株生产力 1 25.4 22.2 23.8 23.0 21.9 21.7 24.1 10.0 25.0 21.8 21.6 21.9 三、作业
1.试将上表数据进行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次数分布表绘制方柱形图和多边形图。 1.步骤: (1)求全距R; (2)确定组数,分组; (3)统计每组次数; (4)编制次数分布表。
2 24.0 24.6 25.0 25.4 25.0 25.0 25.0 25.8 26.0 21.8 21.6 21.9 3 22.6 21.6 21.6 21.8 21.0 24.0 23.0 23.0 22.6 21.8 21.6 21.9 4 23.1 23.8 24.0 22.9 23.0 23.6 25.0 22.2 24.3 21.8 21.6 21.9 5 21.5 22.2 21.0 23.6 22.5 22.0 22.8 23.4 25.0 21.8 21.6 21.9 6 20.3 25.0 22.0 23.6 25.0 25.3 23.5 24.4 25.0 21.8 21.6 21.9 7 19.6 23.6 25.2 21.6 21.8 21.0 22.0 22.4 25.0 21.8 21.6 21.9 特征数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巩固平均数及变异数的概念、公式及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Excel数据分析中“描述统计”工具使用方法与技能。 二、原理与步骤:
1. 在同一行连续输入各个变量的名称; 2. 在名称下方输入数据;
3. 打开“工具”菜单, “数据分析?”选项“描述统计”,单击确定按钮,选定包括变量名称在
内的数据区域,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单选项,选中“输出区域”框内,选定显示计算结果的单元格,选中“汇总统计”,单击确定按钮。 4. 输出结果判读:“模式”=众数;“区域”=极差。 三、数据资料:
1. 可用书中例题中的数据资料,作为验证性试验。 2. 数据资料: x y 1 261 417 2 142 500 3 186 58 4 275 473 5 299 25 6 142 385 7 343 364 8 198 443 9 156 537 四、作业:
使用Excel数据分析计算出平均数和变异系数。
概率和概率分布
一、目的要求:
掌握概率和概率计算。了解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原理,掌握理论分布的概率计算。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函数进行概率和概率计算 2.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密度图 3.二项分布、t分布、F分布的概率计算 三、实验数据资料:
资料1.已知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现每穴6粒种子,计算每穴不同种子发芽数(x=0、1、2、3、4、5、6)的概率。
四、作业:
1.进行概率和概率计算。
2.绘制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密度图。 3.二项分布、t分布、F分布的概率计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