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有答案【精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17: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 ▲ ,就在沉默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8题。

春 如 一 场 梦 鲍尔吉·原野

①每年近春,脑子里会冒出一个念头:寻找春天从哪里开始。但春天到底从哪里开始的呢? ②对我住的地方而言,众人所说的春意到三月中旬还没动静。大地萧索,上面覆盖着衰草,河流也没解冻。但蹲下看,蒲河的冰已经酥化起层,冰由岩石白化为鸡蛋壳白。它们白而不平,塌陷处泛黑,浸出一层水。底层河水与冰的表面相沟通。这是春天的开始吗?好像不是,这可算春天来临之前河流的铺垫,与桃红柳绿相距甚远。或者,这是冬天的结束?当然是可以这么说,然而冬天结束了吗?树的皮还像鳄鱼皮一样灰白干躁,泥土好像还没活过来。

③大地寂寥,三月下旬,四周依旧静悄悄。田野没有绿衣、野花和蝴蝶。大地仿佛入定了,没谁能改变它。谁能让小鸟翻飞?谁能让小虫在泥土上攀爬?谁能让毫无色彩的大地上开遍野花?渺小的人类不能,所能者只有春天。在瞭望春天的时刻,假如你从未经历春天,会觉得春天可能不来了。回想往年,春天每每像不来了,每每轰然而至。它之到来如卸车,卸下无数吨的青草,更多的绿叶,一部分的鲜花,更少的小鸟、甲虫和云母片般的轻云。

④我不情愿让春天就这样冲过来了事,不如捕捉一些线索,看它怎样动作。我在荒地上奔走,虽不种地但比农民还忙,我要找到哪怕一点点绿的痕迹,没有。坐下来歇息时,却见柳条软了,柳枝在褐色外面敷盖一层微黄。我跳起来去看那黄的柳枝,此色如韩愈所说“近却无”矣。手在地上抓两把土,土松软,并有潮湿的凉意。

⑤春天在某一个地方藏着呢。它藏在哪儿呢?地虽大,但装不下春天。天上空空如也,也藏不了一个春。如果没有误判,春藏在风里,它穿着隐身衣在风里摸一下土,摸一下河水,摸一摸即将罗列蓓蕾的桃树枝,摸一摸理应在春天里苏醒的所有生物。这就像解除了束缚万物的定身法,万物恍然大悟,穿上花红柳绿的衣衫闯入春天。

⑥去年三月末,我赴长春两日,回来一看,糟了!荒地的低洼冒出了青草,大地悄悄流淌着青草的溪流。它们趁我不备,搞了一场偷袭。我走过去,蹲下,连哭的心都有了。这才两天的事,你们却这样了!我本想让青草在我眼皮底下冒出来,接受我的巡礼与赞美,我却去了长春。知道这个,我去什么长春呢?大地之大部分仍被白金色的枯草占领,但每一块枯草下都藏着青草的绿芽,它们是今年的春草,无所畏惧地来到了世上。

⑦春天并非因我而来,我却想知道春的来路,然而这像探寻时间的起点一样困难。

⑧后来两天,大地每日暴露一些春的行迹。桃花迟迟疑疑开了,半白半红,而没开的蓓蕾包着深红的围脖。连翘是春天的抢跑者,举着明黄的花瓣,堂皇招摇。若醒得早,会听到鸟儿在曦光里畅谈古今,此乃春之声。春云呢,它那么薄。夏日里成垛的云,春天可以扯平覆盖整个天空,如蚕丝一般

5

空灵。这样说来,春天到了或基本上到了。但春日并不以“日”为单位,草与木早上与下午已有不同,窗外五角枫的枝条已现青色,上午还不是这样。夜里什么草变青,什么花打苞,什么树萌芽,完全处在隐蔽战线。春天太大了,探春不外妄想,知春更是徒劳。

⑨我只不过寻找枝头草尖上面小小的春意,而春天声势浩大地把我堵在了路口。春天还用找吗?这么浩荡的春天如洪水袭来,让我如一个逃犯面对着漫山遍野的桃花警察不敢移步。我不走了,我从前方桃树模糊的绯红里想像它们一朵一朵的桃花,爬满每一棵树与每一根枝条。再看杨树,它们虽不开花,但结满了暗红的树狗子,树冠因此庞大深沉。再看大地,仿佛依旧萧索,青草还没铺满大地。我仍然不知春天到还是没到,桃花占领了路旁,大地却未返青。春天貌似杂乱无章,实则严密有序地往外冒。春天蔑视寻找它的人,故以声东击西之战术把他搞乱套。春天似可见又不可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人是搞不赢的。我颓然坐在杨树下,闭眼听树上鸟鸣,而风温柔地拂到脸上。我知道,在我睁开眼睛后,春色又进驻了几分,我又有新的发现,这一切如同一个梦。

(选自2017年3月24日《内蒙古日报》,有删改)

15.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北国春天到来的特点。(4分)

▲ ▲ 16.作者为什么说“春如一场梦”?(6分)

▲ ▲ 17.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 ▲ 18.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在“寻找春天”过程中的情感脉络。(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0题。

要看文物戏精,更要看文化正剧

封寿炎

①日前,随着《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千万万网友所熟知。正襟危坐于博物馆里,乏人问津、日渐蒙尘;化身“戏精”,则分分钟晋身“网红”,家喻户晓。从传播量来衡量,《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是成功的。当然,这种思路传承有自。《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如果国宝会说话》两部纪录片一庄一谐,帮助文物攻城略地,大量“圈粉”。到了《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这些古老的文物更是化身为铺天盖地的表情包,深度渗透到社交网络之中。从文化传播和普及的角度来说,哪怕它是一则广告,这次传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借助“戏精”人设,文物们混了个脸熟,但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是插科打诨的谐星,而是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挑大梁演正剧的“严肃艺术家”。只不过,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它们板起脸孔演正剧,所以只好放低身段扮演一回谐星,先把目光争夺过来。现在,目光聚焦到它们身上

6

了,观众也走进剧院了,接下来,它们最擅长表演的历史文化正剧,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吗?

③对观众来说,是否把目光投向文物,这是一个意愿问题。但能否走进文物的世界,理解、领悟文物身上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除了意愿之外,还有一个鉴赏和理解的门槛问题、能力问题。

④文物固然是“物”,但关键是“文”。要真正走进这些文物的世界,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审美价值,需要观众丰富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鉴赏能力。

⑤玉器可能只是一件把玩之物,但高古玉却被奉于博物馆里的庄严殿堂。为什么?因为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古代社会,玉器是神圣的礼器,被古人视为天与人、人与神之间的“灵媒”。在祭祀仪式上,玉器成为天人之间、人神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是国之至宝。哪怕同样是随身携带把玩的物品,在注重伦理道德的古代社会,玉器也成为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征——玉有五德,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同理,今天看起来硕大笨重的青铜器,在古代也是国之重器。“问鼎”的典故,就说明了鼎不但是一国之宝,而且还是一国政权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如果不了解中国独特的玉文化、青铜文化,面对一件玉器文物、青铜器文物的时候,就很难真正理解它、鉴赏它。

⑥文物除了记载着古代的家国大事之外,还记载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在“文物戏精大会”里露脸的说唱俑,就相当于一扇时空大门。打开这扇大门,我们就可以走进古人色彩斑斓的日常生活。古人尤其是古代文人把哲学思想、文化审美、精神情感都融汇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生活艺术化、美学化,形成充满哲学内涵、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东方生活方式。如果观者具备足够的文化素养,就可以经由这一件件文物之门,走进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历史时空。

⑦一场“文物戏精大会”,激发起千千万万人对文物的兴趣。然而,在“混个脸熟”之后,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模式,使人们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毕竟,谐剧虽然欢乐有趣,但要说营养价值,还得是正剧。

(选自2018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 ▲ 20.结合文章,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 ▲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常常因为不懂得敬畏而犯错。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学会敬畏规则,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7

1.D 2.B 3.C 4.D 5.B 6.A 7.D 8.C 9.C

10(1)(吴王)如今却带头率领七国叛乱,扰乱天下,为什么还要让他的后代继承王位!(一句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庭院中先是扎上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一句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1.拒纳谏言;违背礼法。(每点2分,共4分)

12.“偏”表示与意愿相反(偏偏)(1分)。绿窗外斜阳依然明亮,主人公却嫌时间过得太慢(2分),巧妙地表现出主人公的空虚无聊、孤独寂寞(2分)。(共5分)

13.直抒胸臆,“冷落”和“阑珊”表现出主人公的情绪低落;用典,“潇湘梦”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心上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借景抒情,莺声打断了好梦,表达出主人公的失落惆怅。(每点2分,共6分)

14.(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仲尼厄而作《春秋》(3)斗酒十千恣欢谑(4)枳花明驿墙(5)叶底黄鹂一两声(6)纵豆蔻词工(7)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8)不在沉默中爆发 15.姗姗来迟;悄悄酝酿;轰然而至;严密有序。(每点1分,共4分)

16.苦苦寻找,不得线索;突然来临,不断变化;似有若无,把握不住。(每点2分,共6分) 17.运用拟人、比喻手法,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展开描写,刻画出桃花、连翘的美妙和鸟儿啼声的动听,表现了作者对盎然春意的惊喜。(每点1分,拟人、比喻对一个即可,共4分)

18.(1)春天临近,总有寻找的冲动;(2)努力寻找,不甘心春天突然而至;(3)被春天“偷袭”,非常懊悔;(4)探春失败,坦然接受;(5)春天来临,震惊陶醉。(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共6分)

19.首先,肯定了文物戏精在文化传播和普及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相关思考;其次,指出真正走进文物世界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鉴赏能力;最后,强调文化正剧在文化传播中不可取代的作用。(每点2分,共6分)

20.肯定谐剧的趣味性,也指出了其局限性;正剧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艺术价值;作者希望观众能真正地理解文物、鉴赏文物。(每点2分,共6分) 21.略

8

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有答案【精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lyih6t2h23sk4u09qt56trx0171wu00ev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