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5:18: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八单元 (科学技术) 体会:我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九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作者:路甬祥;讲了先用设问的方法指出人类用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接着用今昔对比的方法,具体介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后,作者指出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告诉我们 要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要热爱科学。 二、课内知识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词句解析。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课内阅读题: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qián)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bó)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奥秘( ) 洞察( ) 舒适( )

2、地球能被称为“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有什么巨大的科学成就?请从这段话中找出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补写20世界的科学成就。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qián)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5、仿写20世纪,科学给人类造福,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例:看电视,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清晰的画面立即展现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课 《电脑住宅》

一、作者:蒋豫浙;讲了一栋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由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设计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的,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告诉我们电脑能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的生活,我们要憧憬未来和探索科学技术。 二、《电脑住宅》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

第三十一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作者:徐星;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

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告诉我们要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要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要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二、课内知识 句子理解:

1、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证据,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2、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三、课内阅读题: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sì shì)之处。在研完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jǐn jìn)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jiǎ jià)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juàn juǎn)涂上了“点睛”之笔。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这一假说??”,这假说指什么?在文中用“__________”划出。

4、科学家们提出的“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的观点对吗?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用“ ”画出。 5、阅读句子,完成练习。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点睛之笔”原指的是___文章传神绝妙之处_____________。在这里指____辽西的恐龙化石给科学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二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一、作者:许龙;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选育之后果实的实用、药用及他用;告诉我们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天空的神奇作用,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二、课内知识

1.题目《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词句解析。

①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除了食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作用。

②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魔力”指使人沉迷的吸引力。作者深深惊异于植物种子的变化,说它似乎获得了某种魔力; ③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把科学家们比作使种子产生美妙变化的“魔法师”,借此赞美了科学研究的神奇力量,赞美了聪明勤奋的科学工作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67c0aksi2i4cx3qij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