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根源。
造成危险或危害后果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①能量和危害物质存在;
②能量和危害物质失控,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和散发。 2.失控
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方面,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设备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
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①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熔断器、高压锅泄压阀。 ②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缺陷----栏杆不够高度、人扶时强度不够翻倒。 (2)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产生不良后果的不安全行为(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附录中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13大类。 (3)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事故、防止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4)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色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重点)
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便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与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 ”和“职业病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 ? (更多内容)请——与QQ:1962930联系,索取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大类设置由1992年标准的六类改为四类。在分类上,危险和有害因素主要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人的因素”主要从两
9
方面考虑,包含了原标准的“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两类内容。
第二大类“物的因素”主要从三方面考虑,把原标准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和“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归为第二大类“物的因素”下的三个中类。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参考澳大利亚联邦的《工伤类型分类系统》中的“环境致伤/致病物”,主要从三方面考虑,把原标准“作业环境不良”调整为三个中类,分别是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第四大类“管理因素”主要从职业安全卫生的组织机构、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投入、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考虑。 第1类:人的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 违章指挥 其他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 误操作 违章作业 其他操作错误 监护失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2类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 (更多内容)请——与QQ:1962930联系,索取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10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其他运动物伤害); (8)明火;
(9)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2)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13)有害光照;
(14)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 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3类:环境因素? ? (更多内容)请——与QQ:1962930联系,索取
室内作业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湿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楼梯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巷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或活动梯架缺陷、地面
11
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足、其他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第4类: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案例1】
某市罐瓶厂,有400m液化石油气球罐3台,50m液化石油气卧式贮罐2台,一条15kg罐装流水线,一条50kg罐装流水线,一条24称位手工罐装线。
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25KV,内设5台变压器。锅炉房内设2台4t/h燃煤锅炉,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 某日,该厂在充装过程中球罐焊缝处突然破裂,遇到明火引燃,在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立即形成一片火海。由于火势太猛,邻近的1号球罐在大火烘烤4个多小时后,严重超压发生强烈爆炸,4块10多吨重的球壳碎片飞出100多米,事故造成死亡32人,伤54人。 1.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在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中,由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造成事故包括( )。(多选,以下相同) A.锅炉爆炸? ? (更多内容)请——与QQ:1962930联系,索取 B.电气伤害 C.火灾、爆炸 D.中毒、窒息
E.锅炉爆炸、电气伤害、中毒、窒息 【正确答案】AB
3
3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