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2:03: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何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100083)

摘要:文章从介绍信息素养教育的概念、特点入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并且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在培养科技人才上,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加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1

信息素养教育的含义

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它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是社会信息化要求人们应具备的计算机文化、超媒体文化和网络文化,其本质是人的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信息素养是构成人们终生学习的基础,是各门学科、所有学习环境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还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1.2 信息素养的特点

(1)普遍性:信息素养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只是层次不同,

表现为一般层次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层次的信息素养。

(2)发展性:不同历史时期,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以及内涵的认识都会发生变化。

(3)文化性:信息素养从广义上来讲,不仅仅是具备获取、利用现实世界信息的能力,还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这些是属于信息文化范畴的内容。

(4)实践性: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个体,他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是在具体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抽象的描述。 1.3 信息素养人的特征

1994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布鲁斯提出,与信息素养概念、信息素养特点相对应,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个体应该具备以下七个关键特征:

(1)具有独立学习能力; (2)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能力; (3)能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 (4)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内在化价值; (5)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 (6)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 (7)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2

依托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获取有关信息的主要场所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个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地进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以及网络化建设,使图书馆成为学校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并且使得本校的师生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网络能够获得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以备在工作、学习中充分的利用获得的教育、科研信息。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中心,高校图书馆因其具有良好的信息环境,丰富的信息文献资源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图书馆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对大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以其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献信息收藏单位,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以其承担的文献保障功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成为一个高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日益受到大家的更多关注与重视。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中,以往馆藏资源的文献类型绝大多数是纸本印刷版的文献,包括少量的音像资料、缩微资料等。随着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电子出版物应

运而生,相应的各个高校图书馆又开始积极地建设自有数据库和引进电子载体文献。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完成,并且通过网络提供7x24小时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丰富而又不断更新的信息资源,就如同信息的海洋,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物质保障,高校图书馆的这一优势是高校其它部门无法比拟的。 2.2 人员优势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不再以单纯的馆藏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是为读者提供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同时,信息素养教育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拓展和深化。除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外,高校图书馆历来具有良好的用户教育培训机制。现代的图书馆员是以信息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实际的工作与学习,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都拥有众多的专门人才,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有效的信息查找、分析、利用等方法。正是因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老师,是这样的一支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熟知信息资源整理检索的工作人员队伍,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 2.3 技术优势

图书馆是校园网的主要节点,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科研网的骨干节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先进设备在图书馆得以应用,同时也扩展了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从传统的图书馆以图书馆为中心到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的转变,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为读者提供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并且开通网络服务功能,读者不用到馆,即可阅读部分馆藏资源,获得诸如全文下载、虚拟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另外,通过技术实现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得读者不仅可以查阅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相连,查阅丰富的网上资源。再者,各高校图书馆馆之间及高校图书馆馆与其它文献信息收藏单位之间都有一定的馆际互借协议,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持,高校图书馆能保证为本校师生提供尽可能理想的服务。 2.4 环境优势

图书馆一直是高校的信息中心,是学生吸收文化信息的集聚场所。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重的文化背景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也影响熏陶着学生。 3

依托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3.1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高信息素质的馆员、信息技术力量强、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优势,而且对高校图书馆自身而言,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传统用户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与超越,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新的立足点。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除了一线教育部门负有首要的教育责任外,文献信息保障部门也是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高校图书馆因身兼两方面的使命,责无旁贷。大学生通过图书馆,可以阅

读到各种类型与内容的文献信息,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又能做到对课堂知识的更加深化地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身信息素养的目标。

3.2 充分发挥文献检索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干课程就是文献检索课。因此,文献检索课开设状况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息息相关,也为我国全面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1984年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就正式发文《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规定本科生必须开设文献检索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因此,在讲授传统的文献检索知识时,必须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的讲授,比如计算机网络检索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从做好信息需求分析开始,能够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查找所需信息,并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地评价,以及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使用、加工。另外,考虑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的学生对信息素养能力要求的不同,应该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教学目标、包含多层次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形式教育方式的信息素养教学体系。在攻读学位和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撰写科技文章、文献综述和学位论文,通过在文献检索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每个学生实际上都要经历从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评价信息到重新生成信息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为学生独立研究、锻炼独立动手能力提供了所需的实践空间,培养了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达到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3.3 开展多种形式与内容的信息服务活动,全面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多是利用第二课堂来实现的。它的教育形式应该是多样化、

教育内容应该是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因而需要围绕着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各项活动选择好用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要在普及文献检索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定期与不定期的讲座与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好书推荐、网络知识讲座、科技文献写作、新生图书馆利用、数据库检索培训等。总之,就是将信息素养教育的各方面的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授之于读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的目标应该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突破能力,而具有信息素养又是人才成功的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教师在进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信息社会的发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职能部门,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也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柴喜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导读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情报资料工,2005年刊:405-406

[2] 肖自力. 信息素养教育和高校图书馆的使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2-5

[3] 张振伟,隗德民,唐依人.论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7):48-49

[4] 曾晓牧,孙平.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学体系. 第二届国际图书馆论坛,上海,2004 [5] 官建成. 图书馆与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广东图书馆学会2003南海专题学术研讨会,南海,2003 联系方式 作者:何葭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电话:010-82339288 传真:010-82317067 电子信箱:hejia@buaa.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083

搜索更多关于: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的文档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jgy8og0q9y6yn8bcw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