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9:01: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简析: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讲授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以及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节安排了1道例题和3个问题,第1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应用题,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使

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 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逆运算

1、[课件出示]请你利用数字5、10、8、13、15中的3个数字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 =

- =

师:这种题目简单吧?熟悉吗?对啊,我们以前一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做过,你是怎么想的呢?

请学生说一说,先想到谁加谁等于几,然后再将它们倒过来减。 师:是啊,我们以前就已经对加法和减法有一些小小的了解,减法其实是加法的逆运算。接下来,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揭示课题,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及关系

二、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画线段图

814km 1142km

西宁 格尔木 (3)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 呈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拉萨

[课件出示]

2、变换例题

[课件出示]整理信息: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

(1)选择信息,学生提问题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

学生提出问题,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

学生提出问题,读题列式计算:1956-1142=814 (2)提出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分别出示:

(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计算

3、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课件出示](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

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2)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3)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4)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呢?说说为什么? 列式计算

4、猜猜我是几?

我减去56得120。 483加上我,得数是792。

我和460合起来是900。 我减去49就是205

712减去我就是455。

5、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是否重新认识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呢?说说你的新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及关系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015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kvl4c0bq9kcek7h0u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