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质量检查实习报告
一、开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竞争的核心 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 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势力 追求卓越质量,创造名牌产品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质量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 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 坚决淘汰对质量不负责的人
每天上班之前,我都要用这些警句提醒自己,每天下班之后我还用这些标准检查自己,这以成为我工作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因为我深知产品的质量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在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
中,唯有质量才是企业的求生的唯一希望,不锈钢生产更应遵循这一规律,作为一名量检查人员对自己评判的每一卷不锈钢要做到即对客户负责,又要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质检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在挥出去的同时难免会伤及到自己。这不是靠朝一夕或是书面的学习,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他需要深入的实践和大量的积累,作到一眼看去就能准确判断是那条机组出现的问题,以及很快做出钢卷进行产品化或是进行其他工序的处理。
到目前,我已经在质检实习已快一年,从刚来对质检工作的一窍不通到现在以积累了一些经验,回首望去真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质量缺陷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尘不变的东西,他不象操作一台设备那样简单,加之联强设备不是在一个很稳定的情况下运行的,经常出现一些少见的甚至没有见过的缺陷,还有一些缺陷用正常的分析是解释不清的,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做质检的就很头疼,因为无法对这样的问题定性,就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导致成品率降低,这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对不起我们头顶上“质检员这个名字。不过,经过一年多实习,我以经带钢表面有深入的理解,这深入的理解是平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现在就对我这一年多实习做一个总结。
二、理论篇
1、检查标准
1.1一般事项
① 检查的项目,合格的判定等的依据是检查项目的标准。
② 检查原则上在产品发货前进行,依据公司制定的标准来进行检查。 1.2检查方式 检查区分 检查项目 表面 一般性检查 形状 规格 机械性能 加工性检查 特殊检查 耐蚀性检查 显微镜 化学成分 1.3检查标准
① 化学成分:使用原材料的质保书的实际数据。
② 机械性能:半成品、成品、实验品要依标准检测。没有特别指示时,应按照机械实验作业。
③ 表面:按各产品的检查标准或指定的表面状态用视觉或按检查标准指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
④ 形状规格:根据产品检查标准指定的检测器及视觉观察来进行。 ⑤ 重量:进行计量检查。 1.4判定产品等级
① 1级品:满足产品订货条件。
② 1级品:满足使用厂家的订货条件但超过订货量的产品或没有达到订货条件
的产品但可转换为管材用途的产品。
③ 2级品:基本满足使用厂家的订货条件的合格产品 ④ 3级品:未达到2级品的不合格材料,但不以废品处理。
2
检查方法 全长检查 抽样检查 抽样检查 检查者 检查员 备注 化验员 化学成分根据原材料的质保书来定 2、检查体系
2.1原材料检查:进口原料在CBL入口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来料的重量、表面质量、规格(长度、宽度、厚度),判断可否进行下工序。
2.2中间检查:冷酸线(CAPL)出口处进行的检查,决定下一工序的流向及如何进行的检查。
2.3再检查:调查中间检查后产品异常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2.4工程检查:在轧机、平整机、修磨线工序中有无缺陷及判定可否进行下一工程。
2.5产品检查:在最终产品化工序中,参考中间检查及再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定货条件,是保证产品的外观、形状的检查。
2.6异常材:在各工程检查时如结果不能满足定货要求,需填写异常材报告书,异常材报告书包括表面质量、表面缺陷、规格、缺陷描述、重量等。 2.7综合判定:机械性能是否满足使用厂家的要求,并进行产品的综合判定。
3、抽样检查标准
3.1抽样单位定义:
①:试验片采样单位以钢卷为原则。
②:一个钢卷分割成不同规格的钢卷,则是不同的抽样单位,即抽样不同 。 ③:分割产品时,试验片抽样单位仍以钢卷为单位。 ④:因品质异常时进行的分割,不能成为独立的抽样单位。 3.2采取试验片
①:形状按原则上在拉伸试验中不引起影响为准,一般在钢卷头尾采样 ②:表面状态应符合检查标准规定的D级以上。 3.3试验片的采取情况
抽样单位内试验片的采取位置要和下面的图一样把不良位置除去后采取。
TOP不良TOP部位
不良部位:指不满足试验片采取要求的部位。
3
试 BOT验片 试BOT不良部位 验片 4、外观检查
4.1标准
①:检查单位:原材料全宽*2M为判断表面缺陷的最小单位。
②:单位等级:是表示缺陷的大小,严重程度的项目,分各等级来评价单位
缺陷状况,每一个检查单位分成A、B、C、D、E。
③:表面等级:根据每一个检查单位等级百分比来表示每个钢卷的表面品质
程度的尺寸并分成A、B、C、D、E,下面和上面各进行评分。
④:保证面:根据使用厂家的使用特性进行管理,一般定货只要求有一个保
证面,上、下表面中品质好的面为保证面。 4.2检查及判定方法
①:缺陷的分类:表面缺陷都使用各自名称,缺陷名称及发生原因在表面缺
陷分类基准里有说明。
②:表面缺陷之中缺陷允许量符合单位等级适用基准,单位面积里不同程度
的缺陷重复发生时,遵循如下顺序决定:1.记录等级最低的部位缺陷。2.同等级不同名称时记录比较突出的缺陷。3.连续缺陷优先记录。 ③:根据研磨石的判断:1.研磨方法,线形缺陷应按轧钢方向进行研磨,别
的缺陷向轧制的垂直方向进行研磨。2.研磨次数是二十回,往返研磨算一回。3.研磨石每二十回进行一次修理。 ④:判定表面等级 表面等级 A B C D E 缺陷评分B≥90% 缺陷评分B≥90% 缺陷评分C≥90% 缺陷评分D≥90% 表面评分未达到D时 缺陷评分B≥90% 缺陷评分E≤1% 缺陷评分B≥90% 缺陷评分E≤3% 缺陷评分C≥90% 缺陷评分E≤3% 缺陷评分D≥90% 缺陷评分E≤3% 表面评分未达到D时 工程检查 中 间 判 定 基 准 产品检查 ⑤:记录:如下记录缺陷部位
代码 1
宽度方向位置 传动侧(DRIVE SIDE)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