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一 高一语文 编写人:朱伟丽 审定人:赵百岁 [学习目标 ]
1、了解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蔺相如的形象。
[教学难点、重点分析 ]学习目标 2、 3
[学习方法 ]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重点实虚词和人物形象的客观分析。 [知识链接 ]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 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 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 20岁以后,他游遍南北,到处考 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 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公元前 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 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及 时代背景简介。见《非常学案》第 39页 [学习过程 ]
一、 初读课文,读准加点字音。(A 级
缪 . 贤( 列观 . ( 遗 . ( 甚倨 . ( 广成传 . 舍( 衣 . 褐( 渑 . 池( 睨 . 柱( 嘻 . ( 间 . 至赵( 缪公( 避匿( 肉袒( 皆靡( 可予不( 汤镬 . ( 盆缻 . ( 不怿 . ( 虽驽 . ( 刎 . 颈之交(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君不如肉袒伏斧锧请罪 (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 ( 召有司案图(设九宾礼于廷(
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拜送书于庭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 秦至缪公以来二十余君(请奏盆缻秦王(
三、细读 1~7段,结合注释,梳理字词,疏通文意。 (1梳理字词:
以 . 勇气闻 . 于诸侯 ( ( 秦诚恐不可得, 徒见 .. 欺 ( (
窃 . 计欲亡走 . 燕 ( ( 今君乃 . 亡赵走燕 ( 均之 .. 二策 (
( 王必 . 无人(相如因 . 持璧却 . 立( ( 秦贪,
负 . 其强(严 . 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 ( 大王必欲急 . 臣 ( 乃辞谢 .. 固请 ( (
引 . 赵使者蔺相如(间 . 至赵矣(臣请就 . 汤镬( 唯 . 大王与群臣孰 . 计议之 ( ( 左右欲引 . 相如去 (
不如因 . 而厚遇 . 之(( ( 2 词类活用(B 级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乃前 . 曰 ( 乃使其从者衣 . 褐 ( 宁许以负 . 秦曲 (臣请完 . 璧归赵( 毕 . 礼而归 . 之 ( 秦王恐其破 . 璧 ( 大王必欲急 . 臣 ( 未尝有坚明 .. 约束者 (
卒廷 . 见相如 (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 . 入秦 ( ( 3 文言句式(B 级
1、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 2、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3、何以知之( 4、求人可使报秦者 ( 5、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 6、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7、使不辱于诸侯( 8、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三、赏读 1~7文段,思考问题(C 级
研读 1—— 7节,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并分析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拓展阅读 ]
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有一种无穷的历史魅力,每次读 来都有新的收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可谓是个成功的人物,完璧归赵后官拜 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提升为上卿,且口碑很好。 《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可谓失败的典型, 刺杀秦王没有成功, 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对此, 历来褒贬不一, 有的说是 “ 悲壮地失败 ” , 有的说是 “ 可耻地失败 ” ,但 “ 失败 ” 是无可非议的。
两个人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 同是处理非常事件, 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对于一个人的人生, 它有怎样的启示呢?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 完璧归赵 ” 发生在公元前 283年,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称霸于世,人才济济, 谁也不甘示弱。秦国虽日益强大,有吞并六国之心,但苦于对手林立,一时不能得逞。蔺 相如为了国家出使秦国,顺势而为,一举获得成功。而 56年后,公元前 227年,荆轲刺秦 王之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韩国被消灭,秦统一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的 太傅鞠武给太子丹分析形势说 , ,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你怎能为了受过欺辱这 点儿怨恨就想去触怒他呢!(太子丹受辱之事是指他作为人质在秦国时,秦王对他不好, 他是从秦国逃回来的。不久鞠武又对太子丹说,采取危险的行动却希望安全,制造祸患 而祈求幸福,计谋短浅而结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害,这正叫增加 仇恨以助长灾祸。像鸷一样凶狠的秦国,一旦对燕国发泄其仇恨残暴的怨气,那燕国一定 完蛋。对太傅关于形势的正确分析,太子丹置若罔闻,一心只为报 “ 见陵 ” 之怨。可见荆轲 所为是逆大势而动。
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缪贤向赵王说了推荐他 的理由 ” 蔺相如要缪贤 “ 肉袒伏斧质 ” 向赵王请罪。由此可见相如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爱国精 神。接受出使秦国的艰巨任务,也是相如主动承担的。他向赵王保证:“ 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 ” 相如出使秦国前赵王并未封他什么官职。后来在 “ 将相和 ” 中相 如有意避开廉颇,更显出他的高品质。与之相反,荆轲虽 “ 好读书击剑 ” ,但当他 “ 以术说王 元君 ” 时,王元君不用他。他又游于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 “ 怒而目之 ” 。他只得离去,再 游于邯郸,鲁勾践与之搏战,争道,结果 “ 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走,遂不复会。 ” 可见荆轲多次为不受欢迎的人,只是燕国的隐土田光收留了他。当太子丹向荆轲吐露心中 的秘密刺杀秦王时,荆轲一口拒绝:“ 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 太子丹向前 顿首,请对方不要推让,荆轲才许诺。随后荆轲被尊为 “ 上卿 ” ,安置在上等的宾馆, “ 太 子日造门下 ” , 给高贵的饮食品, 备办珍奇的东西, 隔几天就送上车骑美女, “ 姿荆轲所欲 ” 。 太子丹完全用金钱美女来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