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整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20:22: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方式;了解正常呼吸节律的产生以及掌握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课程内容

一、肺通气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考核知识点

一、呼吸时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肺弹性阻力的成因和气道阻力。

二、潮气量、残气量、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的测量意义;每分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四、血氧饱和度的概念以及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和意义;氧与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五、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考核要求

一、肺通气 掌握:(1)肺通气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2)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概念以及呼吸周期中它们内压变化。(3)胸膜腔负压的成因及意义。(4)肺通气的功能评价中几个重要指标(潮气量、用力呼气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等)的概念和意义。熟悉:(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呼吸肌的活动的区别(2)肺弹性阻力形成原因、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以及顺应性与弹性阻力的关系。了解: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

二、呼吸气体的交换

掌握:影响肺换气的因素。熟悉: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掌握:(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的特点;血氧饱和度的概念(2)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和形成特点。熟悉: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掌握:血液中几种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呼吸化学感受性反射的调节机制。熟悉:呼吸的基本中枢及肺牵张反射。了解:呼吸节律的形成。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肺顺应性 2.用力呼气量 3.肺泡通气量 4.氧饱和度4.肺牵张反射 二、问答题

1.试述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

2.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稳定肺内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5.何谓氧离曲线?有何特点?造成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哪些?有何意义? 6.简述红细胞在运输O2和CO2过程中的作用。

7.血液中PO2、PCO2和[H+]改变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如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明白摄入的食物如何经消化系统的作用,转变为体内可利用的能源物质生理过程,理解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对食物分解的重要性。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并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胃肠运动的形式、特点和意义;掌握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吸收的基本的过程。了解大肠运动与排便反射。

课程内容

一、消化道的运动 二、消化液及其作用 三、吸收

四、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考核知识点

一、消化道的一般生理特性和胃肠运动 二、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四、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液分泌活动的调节

考核要求

一、消化道的运动 熟悉:(1)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平滑肌收缩的相互关系。(2)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胃肠运动的形式、特点和意义。了解:大肠运动与排便反射。

二、消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熟悉:小肠内营养物质吸收的有利条件。掌握:糖、脂肪和蛋白质吸收的方式和途径。 四、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掌握:(1)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胃肠运动以及消化腺分泌的基本作用。(2)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名词

1.基本电节律 2.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3.容受性舒张4.分节运动 二、问答题

1. 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一般生理特性? 2. 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3. 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4. 体内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消化液有哪些?分别说明有关成份和作用。 5. 简述胃的排空及其机制。

6.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7.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

8. 食物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

9. 引起促胃液素、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释放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胃肠激素对胃液、胰液和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汁的分泌各有哪些作用?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了解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主要机制。

课程内容

一、能量代谢 二、体温

考核知识点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二、基础代谢

三、正常体温及其变动 四、产热与散热过程 五、体温调节

考核要求

一、能量代谢

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测定调节以及临床意义; 二、体温

掌握:正常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和生理变动。熟悉:产热和散热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了解:体温调节中枢主要部位;调定点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2.基础代谢率; 3.体温; 4.不感蒸发 二、简答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2.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3.临床上常用的体温测定方法有哪些?正常值如何? 4.影响体温正常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5.增加机体散热的方式或途径有哪些?

第八章 排泄

学习目的和要求

肾脏是体内最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还要理解肾脏具有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调节的重要功能。了解肾功能评估测定方法和排尿反射的基本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课程内容

一、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作用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五、尿生成的调节 六、血浆清除率 七、尿液及其排放

考核知识点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五、尿生成的调节 六、其他

考核要求

熟悉:肾脏的主要功能。 一、肾血流量的调节

熟悉: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的意义。 二、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1)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动力以及影响因素。(2)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定义。(3)NaCl和水、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机制和意义)。(4)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的概念和意义。(5)H+ 的分泌与HCO3-的重吸收的过程和意义。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NH3和K+的分泌意义。

三、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 熟悉:(1)尿浓缩和稀释的概念。(2)肾外髓部和内髓部渗透压建立的溶质基础。 四、尿生成的调节

掌握: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五、其他:了解(1)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其应用。(2)排尿反射及其排尿异常。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滤过分数 3.肾糖阈 4.球﹣管平衡 5.血浆清除率 二、问答题

1. 肾脏有哪些基本功能?

2. 肾血流量调节有何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3.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4. 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现象? 5.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有何区别?

6.在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中,肾脏的排酸保碱是如何进行的? 7.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8.说明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在尿生成中的调节作用。

精品文档

搜索更多关于: (整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的文档
(整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mumj0vlxj3gyk618jsm0fvam2gysn007ge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