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乡中心学校2018年春季学期
教务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务处工作在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协助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关于教育的论述精神,从实际出发,本着严抓教学常规,强化特色教学,推进课程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主题思想,现已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 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全日制学校9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行政村完小3所,村一下完小2所,教学点2个,乡幼儿园1所。有在校学生幼儿1385人,初中生330人,小学生825人,在园幼儿230人。全乡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中学教职工38人;小学教职工95人,幼儿园教师13人。
本学年全乡有小学适龄儿童906人,实际入学9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54%,辍学0人,辍学率为0;本学年全乡有15周岁人口176人,完成初等教育173人,完成率98.3%。本学年有适龄少年493人,实际入学490人,入学率99.39%;本学年有初中在校学生330人,学年末有初中在校生325人,休学4人,转出1人,流失0人,辍学率0。本学年有17周岁人口153人,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50人,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04%。本学年,我乡毕业年级初中招生(2014年9月)135人,现毕业106人(报考),初中三年完学率78.51%,
二、所开展的工作
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乡以“教学为中心,教研求发展,常规是保障,提质为目标“的宗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落实各种教育、教学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继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各村、校幼儿园充分利用每周校务会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学期共达650余人次参与学习,使教师观念得到了更新,认识得到了提高,形成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师德风尚。
2、为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我乡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培训达到573余人次。其中国培计划全员培训146人次,省级培训3人次,州级培训15人次,县级培训89人次,乡级培训320余人次。
3、大力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全乡有5人参加学历提高培训。
4、积极组织全乡教师订阅2017年教育刊物,遵循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的原则。全乡订阅云南教育45份,教材教法研究40份,幼儿教研10份,德育教育10份教学业务刊物达人手一册。
5、全乡“以老带新,以骨干带一般,以先进带后进”的“传、帮、带”活动得到全面开展,本学期开展乡级教研1次;村校级教研14次,教研组教研8次,乡级教学常规检查4次,村校级教学常规检查做到了每两周一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骨干教师上示范课8节次,开展教师磨课87余节次,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6、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组织的各项竞赛、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观摩活动6人次,组织师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43件次,组织教师撰写论文21篇次参加各级评比。
7、教学质量奖励措施得到落实,12位教师获县教学成绩一等奖,12位教师获县教学成绩二等奖。
(二)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向管理要质量
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办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
1、不断完善柏林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等,进一步规范学校常规。
2、继续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力度,3月乡中心学校组织人员参加村校校务会,对本学期目标要求进行强调,5月常规检查,组织中小学教学竞赛,6月毕业研讨,复习迎考。3次深入小学、中学、幼儿园9个校点,开学初进行教务常规检查,期中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期末进行教务工作考评,召开校长、主任会议2次,会上对常规检查情况进行反馈,提出要求及整改措施。
3、抓好新分教师、弱势校点的跟踪管理。乡中心校安排人员挂钩这些教师和校点,一是指导备课;二是进入课堂听课、评课;三是指导怎样辅导优等生、怎样辅导学困生;四是指导研究重难点及考点。
6、“两基”巩固管理工作。一是利用好“两免一补”扶贫资金;二是提高师生和家长的思想认识;三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学习负担;四是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丰富课余生活,让校园充满着活力和趣味性。五是做好表册资料,六是搞好各校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七是加大宣传,依法“收流”。一学期来,流失学生人数较大控制,小学巩固率达100%,中学流失0人,巩固率达100%。
(三)抓教研、促质量
1、认真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远程教育设备”, 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在教师之间开展研讨、竞赛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互助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开展兴趣活动,学科竞赛等活动,也为学生开辟了交流学习的空间。
3、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提出“在学校中发现问题,在学校中讨论问题、研究问题,在学校中解决问题”的校本研究思路,努力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4、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研讨活动,一是制定乡、村、校三级教师听课制度,要求乡中心学校教务人员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村校长听课不少于10节,主任不少于15节,教师不少于10节;二是要求紧紧围绕课堂组织教研,加强课堂常规的培训;四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最终让教师的课堂成为有效果的课堂。
5、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各村、校教研组按照教研计划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开展教学问题讨论活动及教学研讨课活动,一学期来全乡共教研组教学讨论会16余次,课堂教学研讨课65余人次。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果。
6、各村、中学教研组根据各自实际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课堂问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转为问题研究,把教师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后进生转化等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起来,组织教师通过“讨论、研究、实践”的过程形成经验小结,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其他工作
1、加强毕业年级的管理指导工作。
2、规范教学用书管理,管好用好教学用书,完善管理资料。 3、抓好“推普”宣传学习应用工作。
4、做好幼教工作。一是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各种幼教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幼教研究。
5、加强学校电教、实验、薄改等工作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精神不够;达不到“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的目的。 3、课外活动不够丰富,校园气氛缺乏生机和活力。
4、受地方经济和打工热潮的影响,中学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 5、实验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6、课题研究方式单一,资料收集不及时。 7、图书、实验资源管理不到位,利用率低。
4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2、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
4、争取多方支持,增加现代教学设备和激励资金的投入。
5、继续推进“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实施工作。 6、进一步加强小学部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成绩。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社会的期望还有差距。今后,教务处将继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努力开创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进一步提高我乡的教学质量而务实工作。
柏林乡中心学校 2018年7月15日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