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
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
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单、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掷硬币的游戏吗?(CAI)猜一猜,硬币落下后哪面朝上?
生猜。
师:他们猜得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掷硬币”的游戏。 二、游戏活动,探究新知。 1、掷硬币游戏。 师:(CAI)请看游戏规则,与同桌轮流掷10次硬币,每人5次。掷之前,先猜一猜,哪一面朝上?把你的猜测填在记录单上,然后掷硬币,再把掷的结果也填在记录单上。掷完之后,观察记录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掷硬币,填写记录单,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掷的结果怎样?猜的结果怎样? 生汇报。
师:观察记录单,结合刚才掷硬币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或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讨论,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
生1: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有时能猜对,有时猜不对。 生2:猜一准。
师:为什么猜不准?
生3:因为硬币落下后,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师:为什么硬币落下后,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生4:因为硬币有两个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
师:说得太棒了!因为硬币有两个面,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猜测时有时能猜对,有时猜不对。像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不确定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不确定性。
2、说说下面事情发生的情况。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一起来看(CAI) 师:妈妈问淘气,明天会下雨吗?你们认为呢?
生:明天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明天可能是晴天,可能是阴天,可能下雪,也可能下雨。
师:说得真好,明天的天气有多种可能,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说,明天可能会下雨。
师:淘气能中一等奖吗? 生说。
师:下个路口叔叔会遇到红灯吗? 生说。
师:同学们,因为这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要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也请同学们用“可能”这个词来说一说。
生说。
3、摸球游戏。
师:这个盒子里装了几个球,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来摸球比赛,各摸3次,摸到白球获胜。
(男、女生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猜一猜? 生1:盒子里全是黄球。 生2:盒子里没有白球。 师:猜得对吗?请看。(师打开盒子) 生:全是黄球,没有白球。
师:他俩在这个盒子里能摸到白球吗?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
师:在这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为什么? 生说。
师:怎样才能使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加放几个白球进去,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为什么?可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生说。 师:(CAI)请同学们先想一想,从这3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怎样? 生说,师巡视,生汇报,连一连。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填空。 (1)明天( )会下雨。 (2)太阳( )从东方升起。 (3)爸爸的年龄( )比我大。
(4)袋子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任意摸出1个球,( )是黄球,( )是白球,( )是红球。
2、判断对错。
(1)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儿东西。( ) (2)明天考试,小明可能会得满分。 ( ) (3)太阳可能会从西边升起。 ( )
(4)公鸡会下蛋。 ( ) (5)小鱼能离开水生存。 ( ) 3、按要求涂色。 摸到的一定是红球 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 摸到的可能是红球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