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江县龙台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1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天文学发展史说法正确的是( ) A. 哥白尼建立了地心说
B. 开普勒提出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平方跟公转周期的立方之比都相等 C. 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该定律计算出了两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
D.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m / kg
2
2
2.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的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v o
A t o B t o C t o D t v v v 3. 物体在xOy平面内做曲线运动,从t=0时刻起,在x方向的位移图象和y方向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物体的初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 B.物体所受合力沿y轴的负方向 C.物体在t=2 s时的速度大小为0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
4.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圆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有一原长为2R,劲度系数为K?mg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R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mg 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mg
21
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1.5mg D.地面对容器支持力大小为Mg?2mg
5.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Q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大
6.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aB、aC的关系是( )
A.aA=aB=aC C.aC B.aC>aA>aB D.aC=aB>aA 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在足够长的斜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滑行,斜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 A.动能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 B.机械能一直减小 C.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相同,则此后物体动能将不断增大 D.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为W,再经过相同的时间,两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可能相等 8. 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加速度为6m/s时物体的速度 D.加速度由2m/s增加到6m/s过程物体通过的位移 9.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 ) 2 2 2 2 g1?T1????A. g2?T2? 4/3g1?T2???? B. g2?T1?4/3 g1?T1???? C. g2?T2?2 2g?T?D.1??2? g2?T1?10.如图所示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质量相同,均为m,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以相同速度v通过轨道最低点,且当小球a在最低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v=5gR时,小球b在轨道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 B.当小球b在最高点对轨道无压力时,小球a比小球b所需向心力大5mg C.速度v至少为5gR,才能使两球在管内做圆周运动 D.只要v≥5gR,小球a对轨道最低点压力比小球b对轨道最高点压力都大6mg 11.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3 D. 重力做功mgh/3 12.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1和x2,速度分别是v1和v2,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则( ) A.x2?5x1 v2?3v1 C.x2?5x1 W2?8W1 二、实验题(15分) 13. (9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固定,跨 过小车上定滑轮的两根细线均处于水平。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步骤序号)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0;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B.x1?9x2 v2?5v1 D.v2?3v1 W2?9W1 0 t0 2t0 2F0 F0 t F 2 挡板 A B C y1 y2 x x 3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以拉力传感器示数的二倍F(F=2F0)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可能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 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6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 ,A、B间距离y1 ,A、C间距离y2 (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导出测小球初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8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多大? 15.(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刚好能越过一个倾角为?的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小球滚上斜面瞬间的能量损失,则求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以及斜面的长度? ? 16. (13分)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测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试问,春分哪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多长时间该观测者看不到此卫 4 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 17. (18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2kg的小车,小车左端靠在竖直墙壁上,其左侧半径为R=5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轨道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相连,水平轨道BC长为3m,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摩擦因素μ=0.4,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现将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取重力加速 度为g=10m/s2 .求: (1) 物块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支持力; (2)小车最终获得的速度大小及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3)为使小车最终获得的动能最大,求物块释放点与A点的高度差。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