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要想成功,必先懂得牺牲
成功在于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牺牲,因此企业要敢于牺牲、善于牺牲,须知最大的牺牲就是最大的获得,往往牺牲越多,获得越多。要想成功必须先懂得牺牲。
【案例】
春兰原是中国空调第一品牌,后来进入了其他领域后,使企业原有品牌的无形资产急剧下降,最终被格力超越。格力专注于空调,而春兰却没有这样做,不懂得牺牲使春兰的赢利变得更少。
(二)企业如何执行有所牺牲战略
1.企业要懂得牺牲产品种类
牺牲产品种类,就是要牺牲系列产品,使企业专注于一个行业,使产品精益求精,这才是致富之道。
【案例】
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专才,比尔〃盖茨专注于软件,一生只做一件事情,成为世界首富;沃尔玛也是专才,它专注于经营连锁超市,并以低价取胜;国美电器专注于开设电器连锁店,不生产只销售,成为中国的大品牌。
2.企业要懂得牺牲目标消费者
目标消费者即目标市场。并不是目标市场越大,企业的利润就会越多;而懂得牺牲目标市场、牺牲目标消费者不等于市场就会越小,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案例】
全世界有60亿人,人人一天要吃三顿饭,餐饮市场很是庞大,很多人认为经营餐馆根本不会倒闭。但现实中大量的餐厅纷纷倒闭,甚至一些只有几十个座位的小餐厅也难以为继,因此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产品适应面宽、人群广,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百事可乐在面对可口可乐的霸主地位时,并未与之竞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是缩小目标人群,其产品诉求是新一代人的选择,是年轻人的饮品,并聘请多位巨星做形象代言人、投放广告、举办活动,争取到了无数新新人类的目光,并不断占领市场。
万宝路是世界著名烟草品牌,无形资产无数,但企业初期的诉求点很多,结果濒临倒闭。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及时改变策略,缩小诉求范围,看准男士都希望自己拥有粗犷豪放的男子汉形象的心理,将产品定位在美国西部牛仔,而使产品极具号召力,并迅速打开市场。
3.企业要懂得牺牲层出不穷的市场机会,以不变应万变
市场机遇层出不穷,每个机遇都想捕捉,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 【案例】
世界500强企业GE公司是一个多元化的典范,GE涉足过很多领域。但是杰克〃韦尔奇上任之后,首先砍掉了所有不能进入行业前三名的项目,因而现在GE公司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世界前三名。
针锋相对战略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要一味模仿竞争对手,而要懂得针锋相对,对竞争对手绝不手软。很多企业善于模仿,善于跟进,殊不知更有效的方式却是寻找对立特征,对立竞争比盲目雷同更有效。
【案例】
七喜是美国饮料市场上排名前三位的饮料品牌,该品牌刚刚推出的时候有两大可乐巨人压在头上,但七喜并没有满足于跟随的策略,它的目标是创建世界品牌。公司宣称其产品非可乐,因此成为了非可乐品
牌中的第一名,进入了另一个细分市场。当得知可乐中咖啡因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对儿童更有害后,公司便打出你含咖啡因,我不含咖啡因的策略,公然挑战强大的竞争对手,结果七喜扶摇直上,占据了美国饮料市场第三把交椅。
针对第一战略
如果企业并不想成为行业的龙头,只想做第二,其战略也应该针对第一,这时,企业不要追求比第一更好,而要设法变得与第一不同,要攻其弱点,变对手的强为弱。
【案例】
在纯净水行业中,乐百氏、娃哈哈是第一品牌,地位无人能及。但农夫山泉采取了针对第一的战略,公然宣称不生产乐百氏、娃哈哈类型的纯净水,提出纯净水不符合人体健康需要,它没有矿物质,不是纯天然的,将矛头直接指向娃哈哈、乐百氏,结果取得了成功,一炮打响,并牢牢占据了该类产品第二品牌的位臵。
第九讲 竞争和传播战略板块(下)
唯一有效战略
企业不是仅仅靠努力就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很多失败的企业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没有努力到重点,没有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最关键的环节,也就是企业缺乏独有的“一招鲜”,即缺乏核心竞争力。唯一有的效战略就是,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对手弱点,找准要害,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这才是致胜的关键。
【案例】
费翔和张明敏分别以一首《故乡的云》、《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及整个华人世界,虽然他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歌手,但现在很多人对他们仍然记忆犹新。
肯德基靠炸鸡成名,其加盟店仅培训费用就需要800万元,培训时间要一年以上,如此繁多的工序和程序,也是为了实现一招致胜。
许多作家往往是一部作品传世千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他们也做了很多别的事情,但是只有这一件事情做得最有效,因而实现了他们人生最大的价值,并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通俗化战略
1.企业宣传需要通俗化
消费者是普通人,他们并不研究广告,玄虚的广告会令消费者感到厌烦,无形中降低了宣传效果。须知销售率才是硬道理,传播的通俗化往往可以使企业产品销售的范围更广、被更多的消费者接纳,从而更加有效。企业做广告的目的就是要宣传企业的产品、理念、品牌,任何有效的宣传都要努力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消费者的观念,让消费者记住才是目的,因而遵循通俗化战略势在必行。
【案例】
脑白金的广告曾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但是它的销售额却有十个亿。广告好坏的评判标准不是创意的高低,而是销售额的大小。
2.玄虚的广告会有市场的原因
现在的广告画面唯美、花费上百万、聘请明星做形象代言人,消费者却常常不知所云。而这样的广告却在电视、报刊上频繁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广告商是专业从事设计、拍摄、创意的人,他们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懂得企业市场营销,因而只能想当然地根据艺术需要来制作唯美的广告,其创意当然不能打动消费者,也不能在市场上打响品牌;
?其次,这是广告商保住饭碗的必然。通俗化的广告常常不被企业家所认可,企业想当然地认为广告就需要有深意,这种现状迫使广告商为保饭碗不得不制作玄虚的广告;
?第三,力争在广告圈内获奖使得众多广告专业人士不断追求更新、更好的创意,却忽视了广告仅是一种传播手段这一本质,这也是众多玄虚广告出现的重要因素。
第十讲 成功之后的战略板块(上)
坦诚相见战略
坦诚相见也是一种战略,承认自身的不足,能够引起人们对企业的关注,消费者会在企业承认自己短处的同时发现它的长处,解除心理戒备,从而使企业赢得信任。坦白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企业承认的不足必须是已被人们认识的弱点,切不可自曝内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坦诚相见、承认不足这都是为了先抑后扬、更好地转变为积极的宣传,须知诚实也是一种绝妙的策略。
【案例】
美国一种漱口水味道很难闻,因而消费者对此很是反感,竞争对手也借此话题大做文章。而企业老板却首先坦诚相见,承认自己企业生产的这种漱口水确实味道很难闻,而且要让消费者一天早晚“憎恨”两次,但他马上转而进入积极的宣传,宣称这种漱口水能更有效地杀灭口腔细菌,使消费者想到使用漱口水的目的就是为了杀灭口腔里的细菌,良药苦口,因而这种漱口水一举畅销、反败为胜了。
如履薄冰战略
成功往往导致骄傲,而骄傲又必然导致失败。所以企业发展壮大、获得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如履薄冰,才能避免失败。企业的骄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多元化和品牌延伸
企业一旦成功很自然就会产生多元化、品牌延伸的错误。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后,企业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在其他领域也一定会成功,骄傲自大、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走了多元化的道路;一个品牌成功,便把成功的品牌应用到另一个新产品上去,认为也一定会成功,走向了品牌延伸。这都是由骄傲所导致的,须知多元化和品牌延伸往往会导致企业毁灭。
2.内部人事纷争和外部应酬应接不暇
企业成功之后,往往会出现人事矛盾,致使人浮于事、精力分散、脱离市场第一线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企业的成功,导致了诸如领导视察、同行学习等事务的增多,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外部的应酬上,这些最终都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败中求胜战略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问题是犯错之后是否能正视错误、承认错误。须知正视失败,才能败中求胜。
1.错误应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停止损失 企业如果不能正视错误,就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它,因而企业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产生路径依赖,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案例】
新闻媒体曾报道,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好汉,致使三株企业走向衰退。三株口服液曾经在中国人心目中很有分量,很多人钟爱这个品牌,企业借此认为三株这个品牌不能丢,于是大张旗鼓地在三株这样一个原有品牌上努力做文章,但结果仍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就是企业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没有找到错误的根源,没有承认自身的失败,不懂得重新再来、败中求胜。
2.说“我们都错了”比说“我错了”要轻松得多 很多企业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原因是很多企业家害怕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但如果是集体领导、团队决策这样的体制,一旦出现错误由多人分摊,每人占的比例很小,那么就很容易承认错误了。说“我们都错了”要比说“我错了”轻松得多,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尽快纠正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十一讲 成功之后的战略板块(中)
大势把握战略
企业想取得成功,既要有具体的战略,也要有宏观的战略,要取得成就往往需要企业把握长期的趋势,而不是一味追赶时尚潮流。这就是大势把握战略。
1.先行者先成功
既然未来不可准确预见,那么要成功就要着重于把握趋势。善于准确把握未来的走向,走在趋势前面的人往往成就惊人,这对于企业也同样至关重要,须知成功永远属于少数人。
【案例】
李嘉诚是个投资家,最初他并没有经营任何产品,但是他每一次都准确把握大势,在低潮期进入,高潮期走出,其房地产也是屡次在低潮期买进、高潮期卖出。善于把握大势,使他最终成为世界华人首富。
2.不盲目相信市场调研
市场调查是对现在人们观念的一种反映和企业对这种观念的一种分析判断,是用现在的观念对未来的一种推测,然而随着条件发生变化,调查的结果也同样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再精确的市场调查也不能使企业准确把握趋势。
【案例】
施乐公司在推出复印机之前曾经做过一个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当人们可以用一美分获得一张“热敏纸”复印件的时候,就不会花五美分去获得一张普通纸张的复印件,而施乐公司要生产的复印机就是复印普通纸的,因此市场调查的结果表明,施乐公司生产复印机不可行,是没有市场、没有消费者的。但是施乐公司的领导人没有理睬市场调查的结论,而是走在了趋势的前面,最终成了复印机行业的领跑者。须知现在消费者不认同,并不等于将来也不认同。
3.把握趋势并非是追赶时尚 企业常常错把时尚、热点当成一种趋势,将时尚、细节主义奉为真理,不停地追赶热潮,却又总是一无所获,甚至一败涂地。殊不知把握趋势与追赶时尚是两码事,追赶每一个热潮的结果往往是步步追空。
【案例】
网络大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很多人都去抢注网络,结果常常是鸡飞蛋打,包括联想这样的大企业都承认,它们在互联网行业犯了战略性的错误,联想集团拿出几千万元从事网络,经不起时尚的诱惑,结果血本无归。
4.切忌涸泽而渔
涸泽而渔就是过度开发市场,过度开发就等于追逐时尚、追赶热潮,更容易导致诚信危机。因此切不可涸泽而渔,掠夺式地开发市场。
【案例】
美容是第五大产业支柱之一,美容热导致美容产品层出不穷,减肥、丰胸、羊胎素……每一个产品生产之后马上就有很多同类产品出现,直到消费者谁也不买账为止。许多产业被过度开发之后,需经过若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