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问题、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文材料,能够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
2.通过阅读图文材料,能够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增强归纳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思想。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某区域农业生产的问题及策略,是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本课的重点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问题及策略。重点突破,可以采用读图分析、小组合作的方法。 2.教学难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可以从农作物种类、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专业化特征等角度分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可以采用知识迁移、读图分析等方法简化问题。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学情 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诊断 5分钟展示活动。 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学习目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朗读学习目标,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展示搜集的相关材料。 的愿望,有助于学生可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标展示 出关键词。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读“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2000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东北地区林地分布示意图”,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①投影“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2000年)”(课本)、“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图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特点 “东北地区林地分布示意图”(课本)。 ②展示导学问题: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特点是什么?2000年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显著特征有哪些?东北地区是如何实施农业专业化生产的?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观点作出评判。 读图并作出回活动 联系前面“农业地域类型”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农作物种类、农业结构、专业学生设计意图 答。 化生产等角度分析东北地区生产的特点。 [内容解析]课本与“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2000年)”放在一起的,还有
“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构成示意图”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构成示意图”,后两幅图过于详细,为简化问题,可以不用。“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统计图(2000年)”显示出了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完整性。图1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且水稻分布在南部,玉米分布在中部,小麦分布在北部,实行地域专业化生产。课本“东北地区林地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
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下面的几点内容可以给学生略作介绍:东北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趋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小麦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畜牧业正在成为东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区畜牧业和东北平原的农耕区畜牧业)。
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图2),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图2)。 可选内容②展示导学问题:甲地农业生态问题及应1: 甲地对策略分别是什么?可向阿根廷借鉴哪些区农业生发展经验? 态问题及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应对策略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可选内容2: 乙地区农业生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图2)。 ②展示导学问题:乙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展开,各小组可自由选择②小组内交流,同时出的导学问题。 内容习,思考教师提教学成员先自主学联的 ①小组内每一学生活动 意图 四个有关设计
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别是什么? 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各成员的观点,填写汇总研讨内容(但小组内必应对策略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东北可选内容3: 丙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图2)。 ②展示导学问题:丙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别是什么?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表,如表2所示。 须统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答案,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内容,并培养应对策略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并展示“东北意见,发言人回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图2)。 可选内容②展示导学问题:湿地有哪些类型?有什4:丁地区么生态意义?丁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应对农业生态策略分别是什么? 问题及应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对策略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的质疑。 答其他组成员学生的协作能力。
表2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应对策略汇总表 甲 乙 主要分布地区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农业生态问题 应对策略
丙 丁 大兴安岭等山地 三江平原 [内容解析]图2中甲地区为内蒙古高原东部,农业生态问题主要是草场退化,策略主要有:退耕还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人工种草等,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措施,如培育良种、开辟水源、发展交通等也可以借用。乙地区是东北平原,农业生态问题主要是黑土肥力下降,策略主要有:改良耕作制度、增值有机肥、秸秆还田、治理坡面沟壑等。丙地区是山地林业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严重,策略主要有:发展速生丰产林、以蓄积量定采伐量、建设森林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等。丁地区三江平原,沼泽广布,主要农业生态问题是湿地退化,策略主要有: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等。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教师活动 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设问:两位学生依据学习目课堂总结 “依据学习目标,同学标总结所学知识,师生们是否能回顾今天所学点评。 的内容?” 【典型例题】
1.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体系。 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