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作者:李育飞
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16期
摘; 要: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很多方面的发展也都处在基础的发展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重要价值。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数学教学与文化的脱离,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积累,从而消减了数学自身特有的文化韵味。该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a)-0118-02 1; 提高教书的数学文化素养
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教师自身具备什么样的数学教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观[1]。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些文学、自然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从挖掘有效的数学文化素材,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文化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生活数学意识,使其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关联,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应从多渠道有意识地搜集数学文化渗透的案例,从中总结和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渗透技能,并有效运用这些技能。 2; 运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2.1 创设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文化有效渗透的关键。一个趣味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数学文化的渗透,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在生活中常见的圆,通过大家积极发言之后,给学生介绍大自然中的圆,如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了一颗小石头,水纹展现出来的圆。然后利用多媒体,将大自然中学生常见的向日葵、花、阳光折射后形成的光环、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等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置身在美妙的情境中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圆,然后引入新课知识的学习。通过借助生活情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