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四单元《红与白》同
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 下列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提挈 济济一堂/无济于事 B . 漂白/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栋梁 拈轻怕重 拈花惹草 C . 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标识/识别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D . 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蜡烛/污浊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 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捐款(包括实物捐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广播稿) B . 4月18日,该犯与两同伙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 梅:落叶乔木,品种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红、白等颜色,气味清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呈黄色,可食用,味酸。(工具书)
D .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育局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育局的报告)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的“元”
“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B . 古代白话小说“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元代冯梦龙编辑;“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明代凌蒙初编著。
C . 自“五四”以来的戏剧创作中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20年代有郭沫若的《王昭君》,30年代有曹禺的《雷雨》,40年代有《白毛女》,50年代有老舍的《茶馆》。
D . 司汤达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4. 下面四个句子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 A . 一个把文学当作精神餐俱的人,只有善待生活,才可能得到丰厚的
B . 他那种小人得志的情态,在戏剧中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至,是京剧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C . 这是一部宏扬正气的作品,令一切庸俗趋时之作暗然失色。 D . 为了生存,为了幸福,在这里,人的智慧与大山实现了默契和勾通。
5.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谭、张两位先生年龄上隔着一辈,学术背景一文一理,他们之间显然形成了一种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合作关系。
B . 国家大剧院挑选剧目的标准是艺术性、经典性,所以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风格会依照欧洲话剧朴实规矩的风格,不会有载笑载言的花哨场面。
C . 从攻克心理关,到胜任夺冠先锋一职,这位运动员逐渐趋于稳健,能在世界杯获得“最佳射手”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D . 每一个国家都在情不自禁地实行双语言政策: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发展科技和经济,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B . 28日上午,被称为“长江第一隧道”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规模和投资有多大,建成后将发挥哪些作用?为什么不在长江上造桥,而是在江底挖隧道?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的专家。
C . 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 . 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合乐歌唱的,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初唐张志和的《渔歌子》、王之涣的《凉州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