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案例
甘肃省宁县第三中学 王建华 知识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认同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目标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 能力目目标 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章引入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 生 教 学 活 动 意 图 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阅读章引引入新课 问题导入: 言思考 1.人体的体温不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样,正常情况是多少?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补充什么?为什么? 【学生答老师问:】 思考回答 创造问题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情境,引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入新课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 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 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 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 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 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阅读思考过渡 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回 答 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 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 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 一课时 教师组织和引导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1、2、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