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反思
当前,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它提出了语文应培育学生的 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 格。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它应该扮演着育人、启智、染情和美心的作用。因此, 树立 “大语文观 ”,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写作,交流,欣赏,获 取文字的美,生活的美,创造的美,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口。同时,信息技 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 整合 ,让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了信息的呈现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 学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运用多媒体加大课堂信息容量 ,拓宽学生视野。整 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 ,提高教学效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 ,提高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优势
1.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 外部刺激 —— 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 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 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 让学生走进情境、 体验学习。 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 发现、 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 习语文的乐趣。语文学科历来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因为它往往枯燥无味,同时语文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见效比较慢。学生对语文学习往往没有兴趣,缺乏动机,但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这一现象大为改观。信息技术使知识活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创设一 些文字无法表现的情境,实现多方的人际与信息互动,信息技术条件下,资源具有无限丰 富性,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 趣将会大大提高。
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 “媒介 ”。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 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 —— 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 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 “媒介 ”,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 3.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 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 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 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 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 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 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 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 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 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
自己的学习基础、学 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 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识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 所需灵活地进行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得到 提升。如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说话的学生,提供网络情境进行创作、交流,这可能让他 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弥补现实缺陷,让自己找到自足感,树立自信。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是,也应当看到,信息技 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目标定位不准、信息资源运用不当、探 讨研究不够深入、情感交流不足、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等,需要我们注意并进行认真思 考。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时,需要强调的几点是: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 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 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 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 的效率。
2、课程整合是将计算机看作是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 中全面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其中关键是,如何使计算机成为学 习的一种重要工具, 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 卡特和米勒指出, “成功的整合,意味着 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作为基本技能的机械训练的传递系统。 ”这样, “学生 不仅能够达到课程目标,而且能够培养真实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
3、整合强调坚持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课程的原则,从学科课程目标出发,并考虑学科特 点、具体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征等要素去精心设计应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如果因为如此就将传统教学完全否定, 也未免过于极端。虽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突破了教学的内容和时空,但是,若想 完全取代现实中的教师,至少目前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语文学科。因为,语文教育是涉 及一个国家的精神、思想和人文底蕴的学科教育,它更多地注重在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 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学生,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 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