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要求。②对不规则区域或者路径的测量,需要确定采样原则,采样点选取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
用遥感技术发现区域动态变化之后,对区域变化的定量确定仅靠遥感判度图上的区域界线进行测量是不够的。遥感图像的成像机理、图像分类方法所固有的误差和其他误差,使得遥感判读上的区域界线仅仅是具有示意性的和相当模糊度的界线。对大比例尺图件,源于卫片的变化区域界线精度太低。因此,在用遥感手段基本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区域之后用准确测定变化区域的界线是非常必要的。
GPS具有简单、易用、全天候、不受通视条件限制等优点,它被厂眨应用于野外数据采集。GPS数据对遥感信息还是一个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它可以和遥感一样成为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源。遥感手段对积累性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反映比较明显。对于一个市县级行政区的土地变化监测来说,明显的、大面积的变化区域可以通过卫片大致确定。而对于小面积的或突然发生的有较大影响的变化,卫片上或反映不出来,或没有必要用遥感手段来确定。这样就可以利用GPS接收机,在野外很方便地获取变化区域的数据,并对动态监测系统数据库进行更新。这一点在地籍测量及其数据更新中尤其重要。目前,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GPS数据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信息源。另外GPS测量结果经坐标变换和数据格式转换后可直接输入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与其他数据进行复合分析、制图。
GIS、RS和GPS三者集成利用,构成为整体的、实时的和动态的对地观测、分析和应用的运行系统,提高了GIS的应用效率。在实际的应用中,较为常见的是3S两两之间的集成,如RS/GIS集成,GIS/GPS集成或者RS/GPS集成等,但是同时集成并使用3S技术的应用实例则较少。美国Ohio大学与公路管理部门合作研制的测绘车是一个典型的3S集成应用,它将GPS接收机结合一台立体视觉系统载于车上,在公路上行驶以取得公路以及两旁的环境数据并立即自动整理存储于GIS数据库中。测绘车上安装的立体视觉系统包括有两个CCD摄像机,在行进时,每秒曝光一次,获取并存储一对影像,并作实时自动处理。RS、GIS、GPS集成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上实现,最简单的办法是三种系统分开而由用户综合使用,进一步是三者有共同的界面,做到表面上无缝的集成,数据传输则在内部通过特征码相结合,最好的办法是整体的集成,成为统一的系统。由于35技术自身的优势,已成为土地资源调查愈来愈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主要是在土地资源信息的获取、更新、处理以及资料与实地的准确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技术已经土地资源调查的整个环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