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2—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温度计刻度、存折中数据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理解负数的意义,同时发展符号感。
2、掌握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让学生会用负数和正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产生,理解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掌握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 2、原型:(1)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利用箭头、数字、图形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3、探究的问题:(1)如何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负数是怎样的数?
(3)正、负数如何读写?负号可以省略吗? (4)0是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吗?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这些数中最小的数是几?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与解决: 1、引进负数,感受“意义”
(1)课件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刻度,说明0刻度上面的10表示什么,0刻度下面的10表示什么,这两个10的意义相同吗?在此基础上,教师说明:零上10℃和零下10℃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启发学生思考:零上10℃和零下10℃怎样表示比较方便快捷?
先让学生自主创造表示的方法,然后交流,并让学生分别做以解说。
(3)通过课件展示历史上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让学生重点关注“+”“-”的表示方法。
(4)课件出示课本例2,让学生说明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让学生明确: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支出。
(5)归纳小结: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6)让生举出一些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 2、结合实例,学会读写
(1)让学生把所举的生活例子中的具体数量用“+”“-”写出来。(注意各写一边)
教师用集合的方法进行分类,让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板书:正数、负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在书写时正号可以省略,负数不可以省略。
(2)把板书出的数读出来,先由学生试读,再教师示范读。 (3)让学生随意说几个正、负数,其他同学写出来。 3、联系实际,丰富认识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2题。
(1)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海平面以下呢?
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启发学生思考: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议一议,再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并教师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第1题,指名让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一1、2题,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一3题,让生明确“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就是把北京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