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画》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6:16: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画》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首五言绝句谜语诗。四行诗句描述了一幅画呈现的事物景色,形成谜面,形象生动。诗歌语言浅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配有一幅装裱了的中国水墨画,画中描绘的景物与诗句一一对应,在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同事,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意思,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走之底和斜刀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感知这幅图画描绘的内容。 3.认识偏旁走字底、刀字头,能正确认读“远”等10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远”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水”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感知这幅图画描绘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远”等10个生字字卡,“水”等4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远”等10个生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有关的音节、声母、韵母。 1.PPT出示下面的音节、声母、韵母:

j__q__x sh__s ɑi__ɑn uo__ou in__inɡ yóu yuān wū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音节、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舌面音、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正确认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看图说话,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导语: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又进入一个新的识字单元学习,在新课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我们中国特有的水墨画图。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上画了什么事物?用“图画上画了……”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上画了大山、瀑布、山村、桃花和鸟。

3.出示任务:图画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根据图画上的什么判断的?同桌互相说说。 4.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画的是春季的景色。我是根据图画上盛开的桃花判断的,桃花是春天开放的。 5.导语:同学们真会看图说话。这幅中国水墨画,远处,又高又大有陡峭的山,山上飞流直下一条银白色的瀑布,绿树环抱着一个小山村;近处,一株盛开着花儿的桃树上站着一只颜色鲜艳的鸟儿,是一幅春景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这幅图有关,是一篇什么课文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⑥画(“画”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画”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导语: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好了课文的题目了。这篇课文是一首古代的谜语诗歌,谜底就是课题——画,那么这首谜语诗歌是怎样写谜底“画”的谜面,能让人猜出谜底的呢?我们将课文读好了,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每人朗读两行诗句,正音;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两行诗句。

3.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

指名每人朗读两行诗句,师生按要求评议。齐读。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准了了,把会认读的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认读吗? (二)会认的字学习。

1.导语:请同学们像上一篇课文学习那样,按照课后双横线列出会认的字的顺序,在课文里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

出示任务: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2—3人,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3.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

(1)导语:通过刚才会认的字的读音学习,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 出示任务:读读这些会认读的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 (2)反馈指导。

预设:(归类进行指导。)

翘舌音:声;后鼻音:听、声;平舌音:色;边音:来。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 (三)认识走之底、斜刀头。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课的学习中,知道了构成合体字的部件有一个名称,叫“偏旁”,还学习木字旁、门字框、三点水等一些偏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偏旁,请你们在这一课的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看看有哪些合体字的偏旁要学习的? 2. 反馈指导:

预设:远(“辶”“元”)

色(“

”“巴”)

3.小结:同学们找得真准确!“远”“色”是合体字,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偏旁构成,这些偏旁也有自己的名称,“远”字左边的偏旁“辶”叫“走之底”,走之底的字一般与走路,距离有关;“色”字上面的偏旁叫“斜刀头”。 4.PPT出示,齐读一遍: 字 偏旁 偏旁名称 远 辶 走之底

一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画》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p83h8qoip6vudb8bhn079ew80o94h00s8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