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大全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
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 现象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 (2)
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 ; 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
的教育》 。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632 年) 为开端,出现了
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 育家及教育代表作 ;[ 英]洛克的《教育漫话》 、[法] 卢梭的《爱弥儿》、[ 瑞] 裴斯泰洛齐的 《林 哈德与葛笃德》 、[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 [ 英]斯宾塞 的《教育论》、[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 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 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 克鲁普斯卡娅的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苏]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 苏]马卡 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 苏] 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
杨贤江的《新教育 大纲》 (1930 年) 。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
程》 、 [ 德] 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 苏]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
(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 (2) 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
(3) 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 (4) 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目的 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体育、美育等概念以及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明确体育、美育的意义、任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美育的实施途径。 (一)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是对受教育者的 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2) 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二)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
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 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 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
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 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 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三) 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
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 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我国的教育方针
(1) 1957 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2) 1958 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3) 1981 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4)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 (1) 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 教育。
(2) 意义
(四)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 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 ) 2、智育 (1) 智育的意义
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②智育在全国发展教育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智育的任务
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 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 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 (1) 体育的概念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