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仪表管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12:3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带反吹风及隔离罐的导压管典型安装实例图

集中安装的导压管典型实例图

2.5.4 有毒、可燃介质测量管道安装

管道敷设前应对管子、管件、阀门进行外观检查,应无裂纹、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螺纹、密封面加工良好,精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SHA级管道上的导压管路用的管子应抽10%进行外径及壁厚测量,其尺寸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SHB级管道上的导压管路用的管子应抽查5%,且不少于一根。

SHA级管道上的测量管道的管件应抽10%测量外径和壁厚,SHB级管道的管件应抽5%,但不少于一件。

管路阀门安装前,应逐一对阀体进行液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5min无泄漏为合格。管路阀门阀座密封面应作气密试验,气密试验按相关规定执行,并作记录。

SHA级管道上的测量管道弯制时,宜选用壁厚有正偏差的管子。

管子对接焊时,应清理管子内、外表面,在管端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班、氧化皮及对焊接有害的物质。

外径不大于15mm的高压管道可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承插焊接部位应做渗透检测。 管道组成件安装前,应检查其密封面,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选用的垫片、

- 9 -

密封填料应符合设计问家要求,非金属垫片应平整光滑,边缘应切割整齐。

管道安装前,应逐根清擦,不得有沙土、浮锈、铁屑、水、油、焊渣及其它杂物。 有毒、可燃介质的测量管道安装,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前在测量管道上作明显标识。

2.5.5 分析取样管道安装

分析取样管道的材质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无腐蚀性样品也可采用紫铜管,材质不得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从试样中吸取组分,不得将杂质渗透和扩散到试样中,不得有着火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分析取样管道应采用卡套式连接方式;如采用螺纹连接,密封填料不得进入系统内。敷设前应先将管子、阀门、配件等清洗干净,保证管子无油、无锈、无有机物、无杂质。

取样系统安装位置应安排合理,使其不受机械损伤,并且操作维修方便;安装路径宜尽量短,一般分析取样管道长度不宜超过40m,烟气分析器管道长度不宜超过10m;取样系统部件应尽量少,以保证试样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分析取样管道应整齐布置,并应使气体或液体能排放到安全地点,有毒气体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位置排放。在分析仪入、出口处和试样返回线上应装截止阀,阀门流向应正确。分析取样系统应设置过滤器,系统应畅通无杂质。对固体含量高的试样回路,宜采用并联过滤器。

2.5.6 隔离液管道、反冲洗液管道及反吹风管道安装

隔离液管道安装时,应在管线最低位置安装隔离液排放装置。 被测介质粘度较大时,应安装隔离液或反冲洗管道。

对挥发性较强的液体、气相易凝的介质进行差压液位测量时,其气相测量管道应安装隔离器。

隔离液管道、反冲洗管道安装前,应先预制好隔离液、反冲洗阀组的连接管段,再将其两端分别与隔离液、反冲洗液总管与测量管道连接,在其阀组前安装压力表;

隔离液、反冲洗液管道与测量管道连接处一般在安装在仪表设备与排污阀之间,应便于操作。

反吹风管道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将反吹风组件预制完成;反吹风组件的限流孔板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反吹风管道的入口应按近检测点。

隔离液、反冲洗液、反吹风介质应与被测物质清洁,不污染被测物质,不发生化学

- 10 -

反应;;隔离液、反冲洗液介质无腐蚀性,在节流减压之后不发生相变;隔离液、反冲洗液、反吹风流体的压力高于被测物质的压力;反吹风流量的应稳定和连续。 2.6 仪表伴热管路的安装

伴热管是对导压管、保温箱、工艺管道或工艺设备上直接安装的仪表进行伴热,它的介质是热水或0.4~1.0MPa的低压蒸汽。

按设计规定,仪表管道内物料温度应保持在20~80℃,在使用环境温度下,仪表保温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5~20℃。在这样的温度下,一般仍能保证仪表管道内的物料正常传递脉冲信号。为保证仪表检测系统准确可靠地运行,必须解决防冻与防热问题,对仪表管道及仪表设备进行伴热保温防护。 2.6.1 仪表伴热分类

按不同的保温对象,保温分为伴热保温与绝热保温;按伴热的热源不同,伴热形式一般有蒸汽伴热、热水伴热和电伴热三种。

仪表伴热方式分为轻伴热、重伴热、强伴热和夹套伴热。轻伴热指伴热管线与仪表设备和管道之间保护1~2mm的距离;重伴热指伴热管道直接接触仪表设备和管线;强伴热指伴热管缠绕在仪表设备和管线上;夹套伴热指仪表设备和管线浮筒阀体外加蒸汽夹套。

为保障测量管道和仪表内的被测物料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应当根据物料的特性,确定相应的伴热方式。当测量腐蚀性或热敏性强、易分解的物料时,不允许将伴热管紧贴于仪表及测量管道。在被测介质易结晶、易冻结、易冷凝的情况下应采用重伴热;而在被测介质易汽化的情况下应采用轻伴热。 2.6.2 伴热系统的安装

蒸汽、热水伴热系统包括总管、支管、伴管和管路附件。在支管及伴管的根部应安装截止阀。总管和支管通常由管道安装人员施工。

1.伴热管的材质及规格。伴热管一般采用碳钢管或不锈钢管。在工程中,不锈钢管被广泛使用。伴热管材质及规格见下表。

伴热管材质及规格

伴热管材质 碳钢管 伴热管规格 Φ18×3、Φ22×2.75 伴热管材质 不锈钢管 伴热管规格 Φ14×2、Φ18×3 注:冷凝液管一般为Φ14×2或Φ18×3。

- 11 -

热水伴热系统配管管径见表

管线规格 最多伴热点数 Φ22×2.5 3 Φ27×2.5 9 Φ34×2.5 27 蒸汽伴热系统配管管径见表。

管线规格 蒸汽压力(MPa) 1 0.6 最多伴热点数 Φ22×2.5 Φ27×2.5 Φ34×2.5 2.伴热管道安装

伴热管道安装用管子、管件、阀门等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有质量证明文件。

伴热管道应靠近取压阀或仪表,且不得影响操作、维护和拆卸。各分支管均应设切断阀。

伴热管道选用外径不大于13mm的紫铜管或奥氏体不锈钢管时,应采用卡套式连接;选用外径大于13mm的无缝钢管时,宜采用承插焊连接。

伴热管应采用单回路供汽和回水,伴热系统之间不应串联连接。

重伴热的伴热管与测量管道应紧密相贴,轻伴热的伴热管与测量管道不应直接接触,可用一层石棉板加以间隔。碳钢伴管与不锈钢管道不应直接接触。

差压仪表的测量管道与伴热管道宜以管束形式敷设,正、负压管分开敷设时,伴热管道宜采用三通接头分支,沿正、负压管并联敷设。

伴热管的安装应从测量系统的最高点开始,到测量系统的最低点终止。伴热管通过被伴热的测量管道上的阀门、冷凝器、隔离容器等附件或浮筒液位计等仪表时,应加装活接头,便于卸拆检修。对仪表阀门、取压及孔板的根部阀位置,要伴热到位。

伴热管道应采用镀锌钢丝或奥氏体不锈钢丝与测量管道捆扎在一起,捆扎间距为

0.3 10 18 35 7 14 29 4 10 20 - 12 -

800mm,固定时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

保温箱内可采用紫铜管、奥氏体不锈钢管等加工成蛇形盘管伴热或采用小型钢串片散热器。

供汽点应设在整个蒸汽系统的最高点,在最低点设置排放阀。蒸汽伴热的供汽系统,当供汽点分散时,宜采用分散供汽;当供汽点较集中时,宜采用蒸汽分配器集中供汽。

供汽管路应保持一定坡度,便于排出冷凝液。回水管路应保持一定坡度排污。 蒸汽伴热回水系统应与供汽系统对应,分散回水时,就近将冷凝液排入排水沟或回水管道;集中回水时,设回水总管。排入排水沟的回水管管端应伸进沟内,距沟底约20mm。

回水管应在管道系统吹扫之后安装疏水器。疏水器应安装在伴热系统的最低处,并要保持水平位置,方向正确,排污丝堵朝下。

热水伴热的供水管道宜水平取压,接水点应在热水管的底部,伴管的集气处,应有排气装置。

伴热管安装后,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系统试压,对仪表管路刷漆。需要伴热的测量管道,只涂刷底漆,不锈钢管、镀锌管及有色金属管不应涂漆。

全部试验合格后进行管道保温。 2.7 仪表风管道安装

仪表风管道也称气源管路,通常介质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处理,是干燥、无油、无机械杂物的干净压缩空气(有时也用氮气),它的工作压力为0.7~0.8MPa。气源总管一般为无缝钢管,气动管路多为镀锌焊接钢管(镀锌水煤气管),与每一个气动仪表和气动调节阀相连接的则是紫铜管、被覆铜管(紫铜管外面有一塑料保护层)、不锈钢管,个别情况也有用尼龙管。在大量采用气动仪表的场合使用管缆,多用被覆管缆和尼龙管缆。最为普遍选用的则是不锈钢管。

气动信号管道安装前,要对管材、管缆、阀门、管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明显的损伤和变形,并将管内吹扫干净,不应有油、水、锈蚀等污物,产品合格证齐全。

- 13 -

搜索更多关于: 仪表管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的文档
仪表管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pfgf8a7ar03gjy5zd2f62h6002tw800l9u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