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等教育理念,突出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终极目的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目前青少年的耐力素质普遍降低,耐力练习因其枯燥、“痛苦”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抵制,而耐力一直是我们对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一项。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耐挫能力差、意志不够坚定。部分学生是因体质较弱“怕”长跑。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累”而怕长跑,也有部分学生“懒”而不愿跑。
三、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最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一、枯燥的一节课。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初中学生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运动参与:利用讲解与示范动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能概念
运动技能:通过多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运动技能水平,同学们能够基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呼吸方法以及极点的应对
身体健康:利用多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体能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懂得耐久跑对心肺功能的作用,提高心肺功能
心理健康: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验成功感和愉悦感
社会适应: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勇于拼搏,团结一致,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术和呼吸节奏。 教学难点:正确了解耐久跑的体力分配方法。 五、教学程序
六、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种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动作完成率在80%左右。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45次/分;练习密度40%±5。
Running man(跑男)教案
学校: 执教教师: 教材 耐久跑 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及克服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练习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教学 学会合理运用体力,牢固掌握耐久跑过程中“极点”的克服方法。 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通过与同伴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和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重点 重点:前后摆臂,呼吸方法,坚定意志。 难点 难点:“2-3步一呼”与“2-3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学情 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但是现在学生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的分析 精神,所以课堂设计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一、 数。 2.师生相互问好。 常规 2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 和任务。 任务一: 方法:老师报号码,学生一 拨电话 路纵队逆时针绕过该号码5 的水瓶回到起始位置,完成 徒手操 一次拨号 1) 扩胸运动 2) 大臂绕环 1 3) 俯背运动 4) 弓步拉伸 专项准备1) 原地摆臂配合呼吸方 活动 法练习 3 2) 小步跑配合摆臂呼吸 练习 时 间 组织教法 一、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 在组长带领下热身跑。 要求: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 组织: 1 2 3 4 5…9 0 1 1 2 3 4 5…9 0 1 2 3 4 5…9 0 1 2 3 4 5…9 0 次数 复备 准 备 部 分 方法:将自己范围内的 任务二: 10个水瓶依次拿回放到呼5-8 运送物资 啦圈内。 方法:组长带领大家一路纵队,绕呼啦圈外围将另 一小组所需的号码瓶送过 任务三: 去,最终各小组水瓶号码正5-8 互通有无 好从1到10,副组长负责 拿起和放下水瓶,一次只准 基 拿一个水瓶。 5-8 本 方法:组长带领大家一 路纵队,绕呼啦圈外围将本部 组内的水瓶的一半给对角任务四: 小组送过去。副组长负责拿礼尚往来 分 起和放下水瓶,一次只拿一个水瓶,全部完成即为完成任务。 5-8 方法:各组将队内10个水瓶按照图示摆放,距水瓶4任务五: 米,每人用实心球击球一直击目标 次,组长最后击球,其他时间负责摆瓶子。 一 整理 放松 二 小结 一、领做放松操 二、本课总结讲评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总结 3.布置收还器材 三、师生再见 5` 组织:如图 组织:如图 1 1 组织:如图 1 组织:如图 1 结 束 部 分 组织:自由散点 二、1学生分组小结自我评估。 2集中汇报。 3归还器材 三、师生再见 预计负荷 课后 反思 场地 器材 练习密度40%±5 平均心率145次/分 实心球*4 音响*1 呼啦圈*4 矿泉水瓶*41 场地:操场 耐久跑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耐挫能力差、意志不够坚定。部分学生是因体质较弱“怕”长跑,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累”而怕长跑,
也有部分学生“懒”而不愿跑。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耐久跑练习呢?教师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情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本节课教学中,利用《跑男》情景模式教学,以调动学生跑步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枯燥乏味的项目变成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呼吸方法以及“极点”的应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验成功感和愉悦感,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勇于拼搏,团结一致,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耐久跑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提高了学生耐久跑的运动技能水平,使同学们基本掌握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呼吸方法以及“极点”的应对,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验了成功感和愉悦感,促进了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勇于拼搏,团结一致,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耐久跑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最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一、枯燥的一节课。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初中学生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耐久跑评测练习
通过对普通中学生耐久跑练习,练过程中心率和血压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
分析耐久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本节耐久跑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学生通过耐久跑的练习对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耐久跑动课后反思
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耐久跑练习,克服“怕”“懒”,教师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在“情景模式”中学习,使学生在心情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和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耐久跑不去改变传统练习方式,依然改变不了枯燥乏味的情况。创新方法的出现,改变以往耐久跑枯燥乏味的练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获得了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培养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但个别环节的过渡语言需要精炼,课前和学生沟通要做到位。
耐久跑课标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本课具体教学内容情况,设置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呼吸方法以及对“极点”的应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奔跑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学会合理运用体力,牢固掌握耐久跑过程中“极点”的克服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通过与同伴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