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文选自 ,作者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 ,号任公,别号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恩惠 契约 讹诈 斟酌 弄巧成拙 .......3、解释下列词语。
契约 恩惠 悲天悯人 卸却 4、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①失意,会使你冷静地反思自责,使你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努力克服不足,从而驾驭生命的帆船,乘风破浪,以求一搏,从失意的废墟上重新站起。 失意:__________
②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经历了几天紧张拼搏的考生们如释重负,开始设计自己轻松的假期。 如释重负:_______
6、下列词语中加划线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洗濯(zhuó) 酝酿(niànɡ) 踉踉跄跄(liànɡ) 获益匪浅(fěi) B.霎时(shà) 猝然(cuì)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 C.贮满(chù) 滑稽(jī) 春华秋实(huá) 随声附和(h?) D.雏形(chú) 磅礴(bó) 玲珑剔透(tì) 苦心孤诣(zhǐ)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 茶, 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套试题
A.缭绕 荡漾 不是 而是 歇息 B.环绕 荡漾 不是 就是 栖息 C.环绕 飘扬 不是 而是 歇息 D.缭绕 飘扬 不是 就是 栖息 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10、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11、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12、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13、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套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