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C,OA=BC, ∴BE⊥y轴,
∴OE=BD,
∴Rt△AOE≌Rt△CBD(HL),
根据系数k的几何意义,S矩形BDOE=5,S△AOE=, ∴四边形OABC的面积=5--=4, 故选:C.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有一定的综合性 7.【答案】A
【解析】
解:=1,
方程两边同乘以x-3,得 2x-m=x-3,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 x=m-3, ∵分式方程∴
解得,m≤3, 故选:A.
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得m的取值范围,本题得以解决.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8.【答案】A
【解析】
=1的解是非正数,x-3≠0, ,
解:∵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3:2, ∴设AB=3x,BC=2x.
如图,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
第9页,共23页
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 ∵BE∥AC,CE∥BD,
∴四边形BOC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B=OC,
∴四边形BOCE是菱形. ∴OE与BC垂直平分, ∴EF=AD=
=x,OE∥AB,
∴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 ∴OE=AB,
∴CF=OE=AB=x. ∴tan∠EDC=故选:A.
如图,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四边形OBEC是菱形,则OE与BC垂直平分,易得EF=OG,CF=QE=AB.所以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答案】B
【解析】
==.
解:设一等奖个数x个,二等奖个数y个, 根据题意,得6x+4y=34, 使方程成立的解有∴方案一共有3种; 故选:B.
设一等奖个数x个,二等奖个数y个,根据题意,得6x+4y=34,根据方程可得三种方案;
,
,
,
第10页,共23页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
解:①∵∠BAC=90°,AB=AC, ∴BF=C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E,
∴∠BAF=∠CEF, ∵∠AFB=∠CFE,
∴△ABF≌△ECF(AAS), ∴AB=CE,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AB=AC, ∵∠BAC=90°
∴四边形ABEC是正方形,故此题结论正确; ②∵OC∥AD,
∴△OCF∽△OAD,
∴OC:OA=CF:AD=CF:BC=1:2, ∴OC:AC=1:3,∵AC=BE, ∴OC:BE=1:3,故此小题结论正确; ③∵AB=CD=EC, ∴DE=2AB,
, ∵AB=AC,∠BAC=90°∴AB=∴DE=2×
④∵△OCF∽△OAD, ∴∴
∵OC:AC=1:3,
∴3S△OCF=S△ACF,∵S△ACF=S△CEF, ∴∴故选:D.
,
,故此小题结论正确.
, ,
BC,
,故此小题结论正确;
第11页,共23页
①先证明△ABF≌△ECF,得AB=EC,再得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进而由∠BAC=90°,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便可判断正误;
②由△OCF∽△OAD,得OC:OA=1:2,进而得OC:BE的值,便可判断正误; ③根据BC=
AB,DE=2AB进行推理说明便可;
④由△OCF与△OAD的面积关系和△OCF与△AOF的面积关系,便可得四边形OCEF的面积与△AOD的面积关系.
本题是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一小题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第二小题证明三角形的相似,第三小题证明BC与AB的关系,DE与AB的关系,第四小题关键是用△OCF的面积为桥梁. 11.【答案】1.8×105
【解析】
105, 解:将18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8×105. 故答案是:1.8×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10n的形式,其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2.【答案】x≥2
【解析】
解:在函数y=中,有x-2≥0,解得x≥2,
故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 故答案为x≥2.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可求解.
第12页,共23页
相关推荐: